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新能源汽车规划或再改 2015年迎产业高潮

发布日期:2012-01-1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浏览次数:6902
2011年,虽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最终未能出台,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热度。“大多数企业都在投入样板车型的开发,研究机构也在对一些高难度技术进行深度研发。未来三年到五年左右,比如2015年左右,应该迎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第一波高潮。”1月8日,在“2012中国汽车市场研究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明高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做出如是判断。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在最近一段时间密集出台。2011年11月,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以及发改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2011年12月,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表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2012年将实施新能源汽车等4个专项规划以及15个细分领域的规划。12月27日《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在鼓励类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条目。

而财政部、工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首批不属于车船税征收范围的车型目录”,则包括纯电动乘用车42款、燃料电池乘用车7款。

至于业界倍加关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其最新情况则是其草案已由工信部上报至国务院,有可能还会修改。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日前在“2011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该规划何时出台依然没有确定消息。

业内分析人士称,虽然发展规划迟迟未出,但主流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上已经做出明确选择,各自的优势也已开始展现;其中,也不乏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在同时尝试探索多种技术路径。因此,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如何定调,对不同技术路线的包容度如何掌握,这些将成为新规划的关键。

路线的难题

对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技术路线图,业内目前仍存争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和另外三位院士曾联名建议,在纯电动汽车方面,微小型、低速、短程纯电动汽车应该优先发展,尤其在城镇和农村市场。而一些具有创新技术的铅酸蓄电池可以在微小型车及轿车领域大显身手。

杨裕生在“2011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建议,产业发展规划的技术原则,应以电池为依据,规划电动汽车发展,以不用油、零排放为最终目标,恰当利用当前动力电池来生产电动汽车,近远兼顾,全面规划,用好各个发展阶段的各种电池,生产相应的电动车。同时,要建立动力电池重大专项。在“十二五”期间,要大量发展微小型电动车,同时采用增程技术发展大中型汽车。此外,要研究下一代电动汽车及其能源。

但记者也了解到,有反对声音认为,中国的低速、小型电动车极少有新技术,生产企业打的算盘多是要获得新技术推广补贴,甚至拿到汽车生产资质,反对人士认为,这种情况如果不控制,将有可能加剧汽车行业的混乱局面。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路线图,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甄子健在前述场合表示,国家支持的重点是电动化的发展、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没有特别限制某些车型。甄子健说,在企业和产品层面,从电动汽车技术本质和关键零部件产业供应来看,混合动力、纯电动、插电式包括燃料电池车的动力技术基础是一致的,至于开发何种车型,这是企业根据自身技术资源、市场需求、综合的成本、企业战略等自行选择的问题。

  1    2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