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集中度方面,累计生产量前5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为26.33%,这一数值比上一年上升1.89个百分点;前12位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为49.92%,比上一年上升1.55个百分点。简单来看,2011年由于市场不再继续依靠容量的扩大而保持增长,所以总体来讲生产集中度表现为向优势企业靠拢,在总计56家车用发动机企业中,前12位企业的生产量已经接近生产总量的一半。 柴油机呈“重”衰“轻”旺格局 按燃料类型划分,2011年全年柴油机分别完成358.96万台和375.29万台的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11%和5.89%,与上年同期的增长率相比更分别大幅下滑34.14和36.25个百分点。从柴油机企业的整体表现看,2011年统计在内的23家柴油机企业中,累计生产量超过20万台的企业有6家(比上一年度少1家),累计产量超过10万台的企业有13家(比上一年度多2家),累计产量超过5万台的企业有15家(比上一年度多1家)。 从累计生产量排序看,广西玉柴、一汽集团、安徽全柴、潍柴控股、东风汽车股份、昆明云内和江铃控股居于前7位,其中以生产轻型柴油机为主的安徽全柴、昆明云内和江铃控股名次有所提升,而以生产重型柴油机为主的潍柴排名下降1位。在前7位之外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原来一直排在前7位的中国重汽,2011年一下子掉到了第12位;而前7位之外的北汽福田、潍柴动力扬柴、长城汽车和庆铃集团等几家以生产轻型柴油机为主的企业则均表现不俗。 在前7位企业中,排序前5位厂家的生产集中度为56.02%,比上一年度下降3.43个百分点;排序前7名厂家的生产集中度为67.46%,比上一年度下降3.59个百分点;如果再选取东风朝柴与山东华源莱动两家企业做统计,则排序前9位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可达77.16%,比上一年度下降3.71个百分点。在柴油机生产企业总数不增多反而减少的情况下,在三个挡段的生产集中度持续两年连续下降,已经完全显示了重(型)衰轻(型)旺的市场结构变化。 在柴油机企业的具体表现中,广西玉柴虽然在上一年度下降的基础上再次下滑,但仍以61.20万台的总产量而高居榜首。生产量较大的企业(年产量高于5万台)中,北汽福田(年度增长率79.55%)、庆铃(36.44%)、长城汽车(23.99%)和潍柴动力扬柴(13.21%)的表现较好;中国重汽(-43.11%)、一汽集团(-24.54%)、东风朝柴(-21.06%)则出现了较大的负增长。 汽油机市场增量偏向优势企业 汽油机方面,2011年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312.12万台和1321.00万台,比上一年度分别增长1.20%和1.46%,但同时比上一年度的增长率分别下降26.99和28.09个百分点。 从汽油机企业的整体表现看,在中汽协会统计的41家汽油机企业中,年度生产量超过50万台的企业多达10家(比上一年度多2家),超过40万台的企业有12家(比上一年度增加1家),超过30台的企业有15家(比上一年度减少4家),超过20台的企业有23家(比上一年度减少1家),超过10万台的企业有30家(比上一年度减少1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