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生产量排序方面来看,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重庆长安、上海通用动力总成、东风日产乘用车、奇瑞、柳州五菱柳机、上海大众、北京现代、上海大众动力总成、神龙、吉利控股、沈阳航天三菱、东风本田发动机和一汽丰田天津发动机,居于年度生产量排序的前15位。其中,前5位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为33.55%,比上一年度增加1.76个百分点;前9位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为51.64%,比上一年度增加1.47个百分点。整体上看,在总体市场容量扩充有限的情况下,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的优势比较明显。 在汽油机企业的具体表现中,生产量较大的企业(年产量高于10万台)中,安徽江淮(年度增长率63.40%)、比亚迪(45.28%)、一汽海马(32.92%)、长城汽车(31.06%)、上海大众动力总成(29.18%)、沈阳航天三菱(23.92%)、上海通用动力总成(20.54%)、东风日产乘用车(20.25%)、上海通用(17.10%)、一汽-大众(16.85%)、上海大众(16.16%)、上汽通用五菱(10.77%)、重庆长安铃木(10.26%)的表现较好;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60.71%)、重庆渝安淮海动力(-40.58%)、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36.68)、广汽丰田发动机(-30.27%)、一汽轿车(-18.85%)、重庆长安(-18.53%)等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