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配观点

时评:借支持自主之力推动公车改革

发布日期:2012-02-08 来源:中国汽车报-汽车网 浏览次数:3399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2月伊始,最让中国汽车人心动的事儿,莫过于关于中央可能强力推动各级政府机构使用自主品牌汽车的消息。

正因为如此,在扶持自主品牌政策出台之前,我们需要先厘清自主品牌的定义,既不违反WTO规则,又能将非自主的清除出去,把冒牌的自主揪出来,让真正的自主获利。这是这项政策能够真正起作用的基础。

 第二点,别让支持变成保护,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养活不思进取者

近期的报道中,有媒体给出了“省部级坐红旗”的大致标准。我不准备在此讨论谁更好或谁更高档的话题,但毫无疑问如果是这样的配备原则,不会有利于自主品牌的发展,只会毁了这些企业。

原因也很简单,过去数十年间,中外各行各业的实践已无数次地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垄断不可能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这是细枝末节的事儿啦。我们是要支持、鼓励自主品牌发展啊,初期就应该这样,要不怎么体现导向性?”

不对!这不是细枝末节,是关系到这项政策能否成功的关键。

各位开车的人,想来都会“两桶油”意见非常大,嗤笑它们每一次找到的关于为什么油价不该降的借口,但同时又无可奈何。从支持鼓励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角度,“两桶油”的格局非常好,确实从表面上强化了这个产业——君不见其营业收入、净利润在国际上都是排得上号的!但它俩真的强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在此不再赘述。

回到本文主题上。国内自主品牌轿车有很多,形成不了自然垄断的市场格局,如果按级别指定品牌,就会出现行政垄断的格局。我可以断言,取消了竞争,届时凭借着这一纸公文,一些企业在有了丰厚的利润后绝不会再下大力气搞研发创新。不信?!回头看看10年前情景去,或者看看现在的“两桶油”就知道了。

我相信,大家伙儿——具体来说就是各位纳税人——都不会希望自己的血汗钱被用于补贴部分不思进取的企业,甚至鼓励它们不思进取吧。因此,我认为在这件事儿上,除了自主这一点必须明确外,其他的准入门槛都不能有。

最后提一点建议:不妨借此推动公车改革。

如前所述,落实中央关于鼓励各级政府机构使用自主品牌轿车的精神有若干障碍,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如何避开WTO中关于反贸易保护与贸易补贴的规定,让真正的自主品牌从中获益。

对此,我的建议是:将这一点与公车改革结合起来,借此推动公车改革。在公车改革中,利用经济杠杆引导政府机构购买自主品牌汽车。简单地说就是,购买自主品牌汽车的花费标准,要高于购买合资企业车型的。现行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一般公务用车将配备排气量1.8升(含)以下、价格18万元以内的轿车,其中机要通信用车配备排气量1.6升(含)以下、价格12万元以内的轿车”。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增加一条修正案,购买自主品牌的标准可以提高到“排气量2.4升(含)以下、价格24万元以内”,有没有可能让更多的官员选择自主品牌呢?毕竟,这是真正符合人性的制度设定。抛开人性空谈道德的意义与后果,诸位看看大明朝就知道了。

什么?要是官员宁愿选择排量低、价格低的合资企业车型怎么办?凉拌!如果真的大规模出现这种情况,那说明现阶段自主品牌轿车的竞争力是真的不行。那我们的作法就不是支持而是保护了。而这种保护,不是我们想要的。

 «    1    2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