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三包不被看好 第三方机构公正性遭质疑

发布日期:2012-02-20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6998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2月15日,消协公布2011年的投诉情况,其中,针对汽车的投诉量同比增长19.2%,成为投诉量同比上升幅度最大的商品。2011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汽车投诉1.6万余件,投诉量再创新高,“汽车三包”出台刻不容缓。

三包不被看好 第三方机构公正性遭质疑

从去年开始,国家相继发布“汽车三包”的意见稿征集意见、召开听证会,1月份,国家质检总局还公布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对此,南都汽车研究院联合汽车之家网站展开了大范围调查,收集过万份的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酝酿7年之久的汽车“三包”政策并不被广泛看好,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担心成本转嫁成为最受关注的疑虑因素。

汽车“三包”征集意见,消费者不买账

历经七年坎坷路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俗称汽车“三包”)今年已进入第八个年头,多年来未能付诸实施,在本次调查中,消费者普遍认为“汽车三包”政策迟迟未能实施的阻力源于政府利益之争。有64%的消费者认为政策实施的最大阻力仍来自于政府部门利益之争,有27%的消费者认为阻力是来自汽车厂商。9%的参与调研者认为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淡薄也是汽车“三包”政策迟迟未能实施的主要原因。

此外,对比消费者和汽车厂商/经销商对于汽车三包政策的预期,两方对三包政策对汽车消费环境的改善都不抱太高预期。其中9%参与调研的厂商和经销商认为目前的汽车保修政策已经够用。

对于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将三包有效期限从2年或行驶4万公里延长至不低于2年或5万公里,消费者完全不买账,有93%的消费者觉得此项改动进步不大。

消费者与厂商针锋相对,意见相左

针对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提及的具体细项,消费者与厂商在许多观点上均是针锋相对。如消费者和厂商在是否支付折旧费用的问题上观点相左,有86%的消费者认为汽车在按“三包”政策更换或退货时不应该支付折旧费用,而62%的厂商和经销商认为消费者应当支付合理的折旧费用。

不仅如此,消费者和厂商在是否应提供备用车问题上也存在观点差异,某些国内较大的经销商集团或者较好的独立经销商中,在客户维修车辆的时候可以使用经销商提供的备用车辆代步,所以在是否应提供备用车辆的问题上,有57%的厂商和经销商认为此政策合理。但仍有41%的厂商和经销商认为此规定并不合理,觉得提升顾客满意度的方法变成硬性规定会间接地提升卖方的运营成本。

汽车“三包”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消费者和厂商在书面告知瑕疵产品是否承担三包责任问题上意见分歧。第二次意见稿提出后,将经营者和生产者的责任进一步明确,换言之,进一步把车辆三包的责任推给了厂商。但在本次调查中,78%的消费者依旧认为经营者也需要承担对于质量问题引起的三包责任。

  1    2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