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市场终端销售增速显著放缓,整车类上市公司普遍业绩下滑;相对而言,零部件类上市公司受益于优质客户、资产注入等实现业绩平稳增长。
整车企业大多业绩不佳
受宏观紧缩经济政策影响,以及高通胀率、高油价、消费鼓励政策退出以及限行限购等多方面不利因素影响,汽车行业产销增速明显放缓,整车制造商出现大范围业绩下滑。数据显示,12家已发布业绩预告或者年报的整车上市公司中,仅有上汽集团(600104)预计业绩同比上升,其余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
据中汽协数据,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同比仅分别增长0.84%和2.45%,创13年新低。而2009年和2010年汽车销售量同比增幅分别高达46.1%和32.4%。
乘用车方面,受汽车消费鼓励政策退出和消费升级等多方面影响,中小排量轿车的销售状况不容乐观,中低端汽车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产品售价区间下移,而原材料等多种成本则不断上升,自主品牌车企普遍业绩下滑。
一汽轿车(000800)和一汽夏利(000927)分别预计2011年度净利润同比下滑80%-98%和45%-75%;比亚迪(002594)净利润也下滑44.38%。长安汽车(000625)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微车行业整体负增长,公司微车销售量同比下降28.25%,预计2011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0.67%至55.60%。
商用车市场增速同经济增速高度相关,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相关上市公司倍感业绩压力。福田汽车(600166)2011年度净利润同比下滑29.99%,亚星客车(600213)预计2011年度净利润将出现亏损。
福田汽车表示,2012年汽车行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将远好于去年,但国家出台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同时投资增速、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明显放缓,将使得商用车市场销售下降。此外,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迎来新增产能投放的高峰期,销售和业绩压力进一步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