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规模庞大的汽车量体,带来的市场价值可见一斑。可以预见,随着未来年轻消费群体在汽车使用人群中所占比例进一步扩大,汽车改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个性化需求催生改装潮流
70后已成社会中流砥柱、80后即将担纲重任、90后迅速崛起渐扛大旗、00后一路小跑正在成长。这40年,是中国融入国际化速度最快的40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40年。受现代文明影响最为直接的这几代,他们的视野更加国际化,思维更加开放,崇尚个性、自由。汽车在他们眼中,已不再单纯的扮演代步工具的角色,更多的则是体现一种生活品质、一种生活态度。
兰博基尼、法拉利、奔驰、宝马、卡罗拉、迈腾、马自达、桑塔纳、奥拓……,有售价几百万的高端品牌,也有只卖几万元的普通品牌,一辆辆各式品牌的汽车停放在改装店门口、改装车间里,有的已经改装完成,有的正开着前机器盖,有的车身上涂满了彩绘,还有的车已被拆得七零八碎,车旁还散落着轮胎、大包围、排气管等零配件。这是北京东四环“酷车小镇”最常见的景象。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现在已成为拥有MTM、迪克萨、车爵仕、车衣裳、洗车王国、竞速场、固特威等近百个知名品牌的改装车城。
“买一辆车可能只花10多万元,但是后期改装可能要花10多万元,买车是一次性消费,但改装却是长期的,随着你的需求和爱好不断变化更新。”一位改装店的经理如是说,“现在北京的车主,60%以上都有改装需求,改装的部件,主要是外观内饰的改造和动力操控性能的提升两个方面,小到车身改色、加装包围,大到更换轮圈、排气、调整引擎等。”
“谁也不愿自己的爱车和别人的完全一样。”一位正在更换避震和加装尾翼的80后车主说,他的话也许代表着大部分改装车主的想法。
改装政策放开指日可待
改装的需求已毋庸置疑,但政策之门尚未打开。
2011年,各类改装大赛,规模不等的汽车改装博览会,以及相关的改装论坛、研讨会,在中国密集召开,国际改装巨头纷纷登陆中国市场,以期在中国改装政策放开之前率先抢占这块巨大的蛋糕。
在国外,汽车改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有资料统计,目前发达国家私人汽车的改装率已经达到80%。只要汽车厂商一有新车下线,便会随之产生出一系列的改装方法和相应的配件。
现在,世界各大著名汽车厂商都有他们的专业改装厂和改装品牌,个性化改装已形成了独特的汽车文化,汽车改装也形成了产业化,并成为汽车相关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日本、德国等汽车发达国家对汽车改装都有明确的细则标准,无论从产品、技术、服务标准、管理法规以及市场基础等软硬件环境上均进入了相对完善与成熟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