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轮胎试验场是轮胎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生产和开发轮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轮胎试验场,中国就很难从轮胎大国迈向轮胎强国。 长期以来,由于受试验手段制约,我国轮胎高端产品的研发严重滞后于国际轮胎知名品牌。特别是近几年,靠传统产品出口,频繁遭遇国外反倾销和技术壁垒。现代市场营销的显著特点是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再好的软件设计和先进的工装设备,其产品性能指标没有实际检测数据很难被用户接受,国产轮胎配套量低于外资企业就是最好的证明。测试手段不完备已成为我国本土轮胎企业自主创新难以逾越的瓶颈,导致我国轿车轮胎难以进入原配胎市场,只能作为替换胎。 据了解,全世界已建成使用的轮胎试验场超过50个,其中90%为跨国轮胎公司所建。日本普利司通公司已于2007年底在江苏宜兴建设了其第11个轮胎试验场,占地面积为83.9万平方米,成为在中国建造的首条真正意义上的轮胎测试跑道。德国大陆公司今年2月正式开放了其在黑龙江省黑河组建的冬季轮胎试验场,这也是大陆公司在全球的第四家试验场,不仅可以提供完善的测试项目,还可以用于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而本土轮胎企业屹今为止还未建设轮胎试验场,由于试验数据不准确和滞后性,大大延缓了国内轮胎自主研发的进程,既不能满足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配套需要,也难以保证轮胎行业低碳环保战略的实施。 三、建设轮胎试验场时机已成熟 轮胎试验场是提升轮胎研发水平和创立国际品牌的重要手段。轮胎试验场的建设已在我国酝酿了近30年,国家还曾经为此专门立项,但都由于各种原因半途而废,轮胎行业的试验场梦想一直未能实现。原化工部曾于1984年经原国家计委立项,在河北廊坊征地2500亩,筹建我国第一个轮胎试验场,后因缺乏建设资金而被迫下马。原国家计委也曾调研应用现有汽车试验场进行轮胎试验的可能性,由于试验功能的差异性,也被迫放弃。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建设轮胎试验场的条件,建设轮胎试验场的时机已经成熟。国内几家有实力的轮胎企业目前均有意建设轮胎试验场,一些民间投资集团也非常看好这个项目,但却面临资金、土地等诸多困难,至今仍然进展缓慢。 据了解,山东玲珑集团自2007年开始启动轮胎试验场工程,项目场地距玲珑集团新厂区26公里,占地面积161.2公顷。项目选址意见书、规划、用地预审、用地批复、环评批复、立项等全部手续已齐全。软控股份就轮胎试验场建设进行了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具备了开工条件。双钱集团、杭州中策、广州华南轮胎公司等企业也提出了建设意向。但由于轮胎试验场建设投资大、占地广、周期长,单个企业往往力不从心。据测算,建一个80-100公顷的轮胎试验场,至少要投资5亿元;建100-200公顷的轮胎试验场,要投资15亿元左右。而且,轮胎试验场的维护费用相当高,如果没有充足的财力支撑,很难进行建设与维护。 据透露,玲珑集团为建设轮胎试验场计划投资11.3亿元,是企业3-5年的销售利润,在目前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困难可想而知。由于批地同样很困难,何时完工还是未知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