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正是全国人大开幕的第二天,作为代表参会的晏平利用会议间隙的时间,接受了中国工业报记者的采访,畅谈了对宏观经济、内燃机行业形势的判断和企业转型升级等话题。
7.5%回归理性的标志
“这是八年来首次下调GDP增长指标,不容易啊!”对于宏观经济问题,作为企业家的晏平有其独到的观点和立场,围绕GDP增长首降到8%以下的话题,他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八年来第一次走向了一条更加理性、更加贴近实际的道路。
同时,晏平坦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虽然大幅度的提升了国家综合实力,但是其所带来的各种问题也需引起广泛重视。
一是投资规模过大、过猛,重复投资多;二是资源消耗过快,比如汽车行业对于石油的大量消耗;三是经济发展的效率、效益问题,这也是晏平作为一个企业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晏平特别强调了2012年的经济形势,他认为在2011年的基础上,2012年的国内经济形势将更为严峻,一方面,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还在持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CPI不断上扬给政府带来的巨大压力不可忽视。
在2月举行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会上,作为全国机械行业唯一参会的企业家,晏平在温家宝总理“多讲实话”的鼓励下畅言,认为2012年有可能成为2008年以来形势最严峻,内需拉动最弱的一年。
他进一步解释道,自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企业普遍受到影响,但从近段时期的订单来看,下降的不是出口贸易,而是内需的拉动,这种感觉就好像人的身体“内在动力”不足了。
所以,综合以上因素,他认为,7.5%的GDP增长指标是一个相对理性的选择和判断,中国经济缺少的不是活力,而是理性控制的能力,需要调整增长的结构和有效性。
“7.5%,意味着政府、行业、企业将有更多精力、更多时间投放到提高效率、增加效益上来。”晏平表示,以提高效率、效益为基础的7.5%的经济指标,虽然数字不再像以前那么好看,却是中国经济步入更为稳健的发展阶段的征兆。
“如果经济高速发展是以物价的飞涨和大量资源、能源消耗为代价的,则后果实在太严重。”晏平如是说。
内燃机呼吁更多重视
作为企业管理者,晏平显然更为关注运行的实际效果和真正效益;而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头人,晏平注重玉柴集团的转型升级问题。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基础技术和核心部件的发展,对于这个敏感话题,晏平认为这根本不是难解的课题。
从内燃机行业来看,他说,只要集中力量将内燃机产业作为重要的行业,统一进行规划和管理,把内燃机产品的转型升级作为国家战略,就能相对快速的促使这一个产业由大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