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汽配观点

李培升:汽车文化产业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发布日期:2012-03-28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李奇 浏览次数:1464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汽车文化产业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是早春二月时节,李培升如约来到莘庄都市路COSTA英式咖啡馆,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整个采访过程,记者不断被眼前这位年过六旬长者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气质深深打动。他的睿智,他的忧虑,他的理想,不由得让我心生敬意。

作为汽车销售行业从业者,李培升进入这一行业已有20余年历史,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威海路汽车汽配街的建设和发展,让他博得“威海先生”的美誉。然而,“功名一如浮云”,在李培升的世界里,他最牵挂、最日思夜想的,是关于“汽车文化产业化”的课题。在他看来,这不仅是课题,还是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人生理想。聊起这个话题,李培升马上劲头十足,滔滔不绝。

李培升认为,作为工业革命重大成果和结晶之一的汽车工业,从其诞生那一刻起,就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两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生活和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和生存环境包括人的矛盾越来越大。他解释说,一方面,汽车让人们生活更便捷,企业生产成本更低;另一方面,也因为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和依赖,人类自身及生存环境已经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伤害。所有这些,已经被林林总总的事实所反复证明,也在不断地为人类敲响警钟。

“我们不能没有汽车,但我们更不能没有地球。 ”李培升认为,中国作为新兴的世界汽车消费大国,在现阶段尤其应该注意培育和再造汽车文化;而这种培育和再造,应该采用产业化的思路。

李培升认为,传统的汽车工业已经走入技术崇拜的怪圈,视野越来越狭窄,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技术进步”,而不能正确厘清和把握人类与技术本身的关系,发展前景堪忧。

李培升说,用产业化的思路来培育和再造汽车文化,是我们面临的历史选择。他解释说,全球化让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实现了高速发展,也极大地加快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到,欧美汽车工业已经属于夕阳产业,市场基本呈现饱和状态,这也是这些年那些国际大牌车企加快在全球新兴市场发展的主要缘由;与此同时,欧美各国也由此实现了自身的产业梯度转移。问题是,欧美汽车工业在实现产业转移同时,并没有把相应的“绿色环保”理念一起带到新兴汽车市场。对此,李培升深感忧虑。

李培升解释道,“汽车文化”即汽车生活和汽车服务,它涵盖了汽车研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与人民群众衣食住行休戚相关的新理念、新标准和价值观。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汽车4S店、汽车美容、汽车金融、汽车俱乐部、汽车宾馆、汽车房产等。 “汽车文化”的核心思想无疑就是“绿色、科技、人文”。

李培升表示,汽车生活、汽车服务目前至少有十大商机:售后服务、汽车美容养护、汽车保险、汽车融资、汽车资讯、汽车广告、智能交通、汽车娱乐、汽车俱乐部和汽车的文化系列等。他说,汽车文化产业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李培升介绍说,在美国,汽车服务业被称为“黄金产业”。权威调查表明,一个成熟的汽车市场,汽车销售利润仅占整个汽车业利润20%,零部件供应也占20%,而另外50%-60%的利润就是从汽车服务业中产生的。他以“汽车美容”服务业为例,揭示了汽车文化产业化的含金量:全球汽车美容业产值为15000亿美元,其中美国为4000亿美元,占美国汽车保修行业的80%;而我国的汽车美容业产值仅为370亿人民币,占全球产值的0.24%,为美国的0.7%。就中国汽车产业现有规模而言,应该相应的有超过2000万人次的汽车服务从业者,而目前却不足200万人。

李培升最后说,中国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而汽车文化产业化作为后现代汽车时代主宰,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应对?这是需要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