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沃尔沃的成功,就像好莱坞故事般励志,成为很多品牌借鉴和效仿的模板。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也意识到,只有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宝马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史登科博士甚至预言,所有品牌的第一大市场都会在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包括捷豹路虎、斯巴鲁等在内的还没有在中国实现国产的品牌也纷纷希望落户中国。
3月21日,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与捷豹路虎CEO施韦德联合发布公告,宣布双方计划建立合资公司。按照计划,第一辆有奇瑞血统的路虎将在2014年7月下线。“奇瑞路虎”公司的总部和研发中心将设于上海,生产基地则在离上海较近的常熟市。一周之后的3月30日,比亚迪和戴姆勒在双方合作关系推进两年后,在深圳发布了比亚迪戴姆勒中国电动汽车品牌DENZA,中文名为腾势,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也将在北京车展上亮相。
有人将此称之为“新合资时代”。因为在这些合资合作中,中方不再仅仅是市场的提供方,而变成技术的合作方,中方的话语权也大大增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不再满足于以往的低端市场,开始逐渐向中高端市场探索。但此前奇瑞在瑞麒、威麟上的失败,让自主品牌在高端化道路上有了更多的考量,有的也在新的发展路径上苦苦探索,但不管怎样,在今年北京车展上,我们能够看到自主品牌在高端战略上的突破。”业内人士认为,与以前纯粹冲销量相比,自主品牌对于未来有了更长远的规划,尽管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正是这样的困难,让自主品牌有了化蛹为蝶的勇气和机会。
可以说,在过去中国汽车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里,汽车企业恣意生长,重量而不重质,中国汽车工业还处于1.0的发展阶段。现在,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无论是汽车企业还是整个汽车市场,都面临着升级的诉求。而自主品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开始了从1.0时代向2.0的转型和升级。据统计,在今年北京车展的120款全球首发新车中,自主品牌的首发新车达到了84款,不仅在数量上创历届之最,而且多数已经不再是“样子货”,而是实实在在有竞争力的车型。
“2012北京车展将展现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成果,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上的新突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