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对者的压力下,美国政府还于今年取消了对电动汽车充电桩补贴。美国的电力公司创造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概念,这一提法成功让政府将汽车技术发展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引导,并在挖到了美国电动汽车“大跃进”的第一桶金。
批评者认为,在关键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奥巴马的“汽车替代计划”是政策秀,政府贷款也多流向资助其竞选总统的企业和行业。虽然奥巴马仍然信誓旦旦地坚持2015年1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的目标,但许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目标基本难以实现。
电动汽车在美国举步维艰的处境,为中国率先成为电动汽车大国提供了机会。
不过,除电池关键技术外,诸多问题必须在两三年内得到解决。按照目前现有的中国电力供给结构,电动汽车其实既不环保,也不节能;其产业化可能还会带来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引发煤炭消耗加快和加剧高峰时供电紧张的局面,北方地区寒冷天气导致电动汽车动力失常引发抛锚带来的严重交通堵塞、电池回收污染等等。
此外,在人类历史上,除军事技术外,技术进步都来自私人机构,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大多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是私人机构自由竞争的结果,政府干涉企业技术路线具有很大风险。
由中国政府出资创办并直接管理的两大汽车企业集团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公司,60年来不仅没有成功塑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汽车,甚至连汽车重要部件之一的自动变速器都没有自主开发出来。这一次,中国政府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努力能成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