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策略快速扩产
据悉,今年第一季度,福特在华销量共计12万辆,同比减少约13.6%。这一数字与同为美系车商的通用相距甚远,通用旗下仅上海通用就在一季度实现销量34.7万辆。
受累于中国市场表现,福特在亚太区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4月27日,福特汽车公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受税费大幅提高及欧亚地区亏损影响,公司当季净利润下降至14亿美元,同比减少12亿美元。其中,福特在亚太和非洲地区的税前营业亏损为9500万美元。
相对于福特在全球的竞争对手通用和大众,福特在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去年,福特在华累计销售51.94万辆汽车,同比增长7%。但是相比之下,大众和通用汽车去年在中国的销量分别超过了230万辆和260万辆。而在今年北京国际车展首次公开展示新款福克斯之前,福特在中国的经销商也只有5款乘用车型可以销售。
为了追赶上其他厂商的脚步,福特的中国战略正在变得更为激进,其中在4月更是两次宣布扩产计划。
4月初,福特汽车在华的合资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宣布在重庆投资6亿美元扩建生产基地,两周后再次宣布,将在杭州投资7.6亿美元(约49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全新的整车厂。到2015年,福特在华年生产能力翻一倍,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的年总产能将超过120万辆。
与此同时,经销商网络也在不断扩张。按照计划,到2015年,长安福特经销商的数量在2010年340家的基础上翻番,这些新的经销商将主要分布在四、五、六级市场。
平衡全球车型与中国偏好
“我们的团队中有很多专家,他们非常了解区域性的市场需求。比如说,对于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印度市场的需求,在我们设计最开始的阶段就把这些区域性的要求反映到设计中来,从而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葛皓华告诉记者。
“福特全球车型在各个市场上大部分是共通的,尤其是在车型的外观设计方面,有80%都是共通的设计。针对个别市场,我们也会在细节的地方进行一些调整,来满足一些市场的特殊需求。”葛皓华称,“比如在中国,由于中国市场主要是汽油发动机,那么发动机产品系列中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中国消费者对于内饰尤其是对于中控面板的设计,也区别于其他市场,福特会将这些需求反映到设计细节。”
葛皓华认为,中国消费者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在最新技术的应用上都比较相像,同时中国的各种法规也越来越多与全球同步。“比如说安全方面的要求,这些因素都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去开发一个全球的车型。”葛皓华称。
眼下,平台化的设计已经适用于全球汽车厂商。但是对于福特来说,正在加速推行车型平台简化战略,并计划在2013年将从现有的11个平台缩减为9个。
对此,葛皓华称,福特能够把每个平台的车型产品数量增加,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虽然平台减少了,同样可以覆盖不同的细分市场区间的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