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纳智捷大7独挑大梁 台湾裕隆突围大陆市场

发布日期:2012-05-07 来源:投资者报 浏览次数:2524
在刚刚闭幕的2012北京国际车展上,作为两岸合作惟一的民族汽车品牌——东风裕隆纳智捷展出了三款车型。其中,纳智捷二代 CEO是全球首发,正式命名为纳智捷 Master CEO,科技电动概念车Neora也颇为吸引眼球,而作为东风裕隆唯一市场化产品的纳智捷大7 SUV两驱旗舰型也于4月25日全国同步上市,售价25.28万元。2010年9月29日,中国台湾裕隆与...
 

在刚刚闭幕的2012北京国际车展上,作为两岸合作惟一的民族汽车品牌——东风裕隆纳智捷展出了三款车型。其中,纳智捷二代 CEO是全球首发,正式命名为纳智捷 Master CEO,科技电动概念车Neora也颇为吸引眼球,而作为东风裕隆唯一市场化产品的纳智捷大7 SUV两驱旗舰型也于4月25日全国同步上市,售价25.28万元。

2010年9月29日,中国台湾裕隆与东风汽车的再次牵手,被业界喻为“两岸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后首个获得批准的大型经济项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台湾裕隆背水一战

事隔一年半,东风裕隆高调亮相北京车展,除了不遗余力地宣传新车型外,更有意向外界展示东风裕隆这个并不被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形象。相比国内四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东风汽车,台湾裕隆则显得更为陌生。

而在业界看来,纳智捷的成功与否更关乎台湾裕隆的生存发展大计。对比近年来大陆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宝岛台湾的生存空间则略显狭小。因此,扎根大陆市场,是台湾裕隆多年的夙愿,一方面可以发展自主品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裕隆品牌找到更为有利的生存空间。

尽管其早在1995年11月就曾与厦门汽车商谈合作事宜,但十余年来,台湾裕隆一在游离在大陆汽车市场边缘,其间几度合作几度失意,直到和东风汽车合作组建成立东风裕隆。

现在看来,台湾裕隆似乎已经把未来押在这块总投资规模达34亿元的杭州萧山基地上,这里拥有乘用车和商用车两个生产基地。而这也被看作台湾裕隆的背水一战,其不仅要面对已快速崛起的大陆车企,还要面临全球一流车企在华合资品牌的挤压。

或许正如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对记者所言,在前几年中国汽车产业产销两旺的前提下,众多市场份额很小的汽车企业都能生存。然而,未来在后续资金不足或行业政策出现调整的情况下,一些规模小的汽车企业前途难料。

纳智捷大7独挑大梁

对于今年的销量目标,东风裕隆总经理吴新透露,希望其整体销量能达3.5万辆。

这个目标并不过分,只是其产品目前比较单一,依靠纳智捷大7SUV车型一枝独秀。目前,纳智捷大7每月销量在2000~3000辆左右,对比其竞争对手SUV冠军车型本田CR-V超过2万辆的月销量,显然无法与之抗衡。

不过,在资深汽车媒体人士李安定看来,纳智捷大7销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自2011年9月正式上市,纳智捷大7 SUV至今累计销售约1.8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今年3月份纳智捷大7 SUV的销量为3492辆,在此前1、2月份,其销量分别为1697辆和2462辆,从前三个月的销售数据来看,纳智捷大7的销量是稳固增长的。但一季度累计销量为7651辆,这意味着未来三个季度,其要维持单季9000辆的水平。

纳智捷大7的官方指导价在18.8万元至26.8万元之间,在SUV车型中价格不菲。其竞争车型主要有东风本田CR-V、北京现代ix35、一汽丰田 RAV4和东风悦达起亚智跑。然而,单就销量而言,大7相较于本田CR-V不可同日而语。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3月份,本田CR-V的销量为2.11万辆,纳智捷大7的销量则不足其1/6。

  1    2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