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华晨的底牌 “宝马”养“中华”

发布日期:2012-05-0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浏览次数:1700
编者按:汽车产业光鲜的表壳下,难以想见自主品牌的艰辛。它们其实一直承受着技术、品牌弱势的压力。市场竞争越激烈,它们面对的环境越险恶。外界常常指责自主品牌趋利、浮躁、短视,却疏忽了一点:比别人晚了几十年的民族汽车工业,其实一直都在学习、创新,追赶的路上,跌跌撞撞的足迹中,它们一直在孤独地寻找明天的光芒。本刊自本期开始...

华晨利用起“宝马”这个亲家资源来不遗余力。已在沈阳中华工厂担任总经理多年的德国人阿茨勒就来自宝马;近日,曾在宝马工厂工作37年的品质管理大师鲍曼,也在退休后第一时间即被祁玉民“请”到了华晨,正负责中华轿车的品质管控。

从中华V5来看,华晨也在自主研发上做出了突破。祁玉民告诉记者:“第一,发动机是我们自己的,而且马上华晨就要推出两款1.5T车型;第二,底盘是我们自己的 。”刘宏说,华晨已经掌握了1.3L、1.5L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而一款发动机的研发投入相当于一款整车研发投入的1/3。

这令祁玉民相当自信。他说,中华车今年一定会扭亏为盈。他们已为中华车做了一个2000万元的盈利计划。

“宝马”养“中华”

祁玉民还有底牌。华晨宝马是一块绝佳的资产,几年前,这一点并没有完整地呈现。

2006年祁玉民接手时华晨有三个上市公司:港股上市公司华晨中国,A股上市公司金杯汽车和申华控股。

中华轿车归属于华晨中国。2008年,中华轿车亏损7.295亿元,已成为拖累华晨中国的一个包袱。2009年,祁玉民将中华车业务从华晨中国剥离,转卖给华晨集团公司。这样,就不会影响到三家上市公司的股价以及融资,形成“各板块互不干扰、合资和盈利板块反哺自主品牌乘用车”的格局。

其后,华晨中国保留了华晨宝马和华晨高端专用车业务;金杯汽车主要负责轻客等商用车业务;申华控股则呈现了多元化发展局面,包含汽车、新能源、汽车服务、销售、房地产等业务,成为华晨集团中的游击队。

2011年,申华控股为华晨集团赢利9013万元。金杯汽车每年能贡献上亿元的利润。

但华晨集团最大的利润来源还是华晨中国。2010年上半年,华晨中国即扭亏为盈,净利润达5.1亿元;2011年全年净利润达18.91亿元。华晨中国90%以上的利润来源于华晨宝马,2012年,华晨宝马依然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随着国际豪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华晨宝马被华晨集团持续看好。

2011年,华晨宝马的销量是9.5万辆。为增加产能,几年前华晨宝马就开始进行工厂的一期扩产和二期建设。刘宏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扩产后一期产能将达16万辆,二期投产以后,华晨宝马总产能将达到40万辆。

将为宝马新增产能配套汽车内饰的金杯江森工厂也在筹建中,未来将提高宝马零配件的国产化率,为华晨带来更多的利润。

对于未来,刘宏坚定地告诉记者,华晨的重点在中华轿车和金杯等商用车两个板块,合资轿车和专用车只是支撑自主品牌发展的两翼。

华晨集团近年销量

2006年,华晨集团整车销售量21.0万辆。

2007年,华晨集团整车销售量30.0万辆。

2008年,华晨集团整车销售量28.5万辆。

2009年,华晨集团整车销售量34.8万辆。

2010年,华晨集团整车销售量50.1万辆。

2011年,华晨集团整车销售量56.7万辆。

 «    1    2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