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业内人士都“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曾志凌分析指出,目前,自主品牌出口区域特别分散,遍布全球上百个国家,只要其主要市场不出现大问题,某一个甚至某几个地方出现动荡等突发状况,不会对中国汽车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据相关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汽车已出口至世界上19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位居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巴西和伊朗。另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主要市场前三名分别是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和俄国,东盟位列第四,占比只有6.6%。作为东盟成员国之一的菲律宾,其所占比例之小,更是不言而喻。
“菲律宾是个很小的市场,就算菲律宾市场没有了,对国内自主品牌企业的影响也不会特别大。”曾志凌毫不避讳地说道。
海外扩张“广撒网”无益
中国汽车进出口国家分散之广,在世界上也属罕见。这种发展模式是否有利于自主品牌企业的海外扩张?
对此,徐长明表示,相比几年前,进出口比较分散的状况现在已有很大改善。“以前,企业只为扩大销量,因此‘全球撒网’,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种模式若长期发展下去,企业必然会失败。”
中国汽车企业如何做,才能保证自己在海外扩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企业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在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把当地市场做深、做透,让消费者对我们的汽车品牌真正认可,然后再分散开去拓展其他市场。这样长期下去,肯定是好的。”徐长明就此谈了自己的观点。
业内人士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转变“广撒网”的发展模式,这种进出口太散的格局会逐渐改善。
“未来,自主品牌海外扩张,会逐渐集中几个目标国发展,等在当地扎根站稳之后,再发展其他市场。这也会成为一个趋势。”徐长明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