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全力冲击全球汽车行业 “老大”位置的大众汽车,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高管调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此番人事调整涉及董事会及旗下斯柯达、宾利、奥迪等多个品牌的高管层,相关人事任命将从9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是实施2018战略的重要一步,更强大的管理团队将带来强劲的增长。”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兼CEO文德恩如是表达这一调整对于大众汽车集团的重要意义。
6月2日,大众汽车集团监事会在沃尔夫斯堡召开临时大会,批准了这次管理层调整。文德恩在此次会议上称,“最近几年大众汽车集团实现了强劲的增长,并且日益国际化。这次进行重大调整是为了应对不断增加的挑战。同时,我们还将为集团及旗下品牌做好准备,确保它们即使在困难的市场环境中也能继续取得成功。”
中国市场销量占三成
按照大众汽车集团的调整计划,大众汽车在集团管理董事会层面设立专门负责中国业务的职能部门,这凸显出中国这一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重要地位。据悉,大众汽车集团商用车业务的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海兹曼将成为这一新部门的负责人。
数据显示,2011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交付汽车近230万辆,取得权益经营利润约26亿欧元。在全球市场上,大众去年全球销量近827万辆,净利润同比增长59%达154亿欧元。由此计算,中国市场占全球销量的比例为27.81%,利润占比达到16.88%。
进入2012年,大众汽车仍然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今年1~4月,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85.89万辆,同比增长15.9%。
由此看来,中国市场在大众“称霸”全球的战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分析认为,中国市场已成为大众全球销量和盈利增长的最大 “引擎”。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奥迪在华销量增幅迅猛,第二是中国市场的单车利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但是,近两年来,DSG变速箱成为大众汽车在华市场拓展的难题。有报道称,此次调整中,大众中国CEO倪凯铭或已离开大众汽车。对此,有分析认为,他的离任与此次DSG变速箱质量问题相关。据悉,DSG变速箱问题致使大众损失至少4亿欧元。
正因于此,为保证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大众汽车集团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关注程度。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海兹曼于1982年加入大众汽车集团,经验丰富。1993年,其担任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的全球生产计划负责人,2000年被任命为大众汽车萨克森公司总经理,2001年被任命为奥迪公司负责生产的董事会成员,2007年2月开始担任负责集团生产的董事。
众多品牌管理层轮换
除设立中国业务专职部门外,大众汽车集团也针对旗下众多品牌进行了管理层轮换。
其中,商用车领域也进行了调整。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商用车近年已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又一支柱业务。为促进商用车品牌MAN、斯堪尼亚和大众汽车商用车之间的合作,现任斯堪尼亚CEO兼总裁Leifstling将从8月31日起担任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商用车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