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投入的确对高端轿车项目有一定影响,但这是短期的。”上述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的说法印证了这一事实,但是,他强调,短期经营问题不会影响长安汽车高端自主品牌的规划,产品才是最主要问题。
他告诉记者,“长安汽车明确了两点,第一,高端是自主品牌必须要走的路径;第二,在时间选择上,不能操之过急。这是由于在技术发展和品牌积淀都难以支撑的情况下,一味加速高端进程,势必影响企业盈利状况和品牌美誉度”。
在长安的规划中,今年,自主品牌高端战略主要体现在品牌建设和产品结构上。在未来两年,在长安汽车的定义中依旧是走向高端的时间。
借力重庆汽车下乡政策
“可能在1至2年,微车仍将占据长安系产品的半壁江山。”长安汽车总裁张宝林此前表示,数据显示,2011年,长安生产的近两百万辆汽车中(包括合资和自主),微车产销近80万辆。
微车利润与布局在短期内对于长安汽车仍十分重要。但是,长安汽车在微车领域销量情况不禁令人担忧。今年1~4月,长安汽车微车销量为12.05万辆,与上汽通用五菱43万辆的销量相去甚远,在销售微车领域的传统优势尽失。
根据记者进行的各地市场调查可以看出,即使在重庆、成都等长安汽车传统优势地区,上海通用五菱的销量同样在长安汽车之上。数据显示,今年4月,在成都、西安、武汉、杭州等地汽车城,上海通用五菱微车销量都在长安之上,而东风小康赶超之势也非常明显,甚至在重庆市场本土,长安微车优势也并不明显。
近两年,长安汽车也在微车领域进行了诸多变革,比如推出中高端的微车车型长安金牛星,以及偏向于MPV发展的高端微车车型长安欧诺,但占据最大销量的主力车型仍然是中低端的长安之星系列。
长安汽车今年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下降近八成。数据显示,今年4月,长安微型客车销量为33915辆,环比下滑46.16%,其在微车领域的优势已经一去不返。上述长安汽车内部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既缺产品储备,又缺资金的长安汽车处境显然较于被动,微车业务下滑是长安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日前,重庆市率先实施“汽车下乡”补贴政策,明确指出,购买主体仅限于具有重庆市农业户口的农民,而补贴车型范围仅为重庆市企业生产的、或在重庆市行政辖区内生产的汽车。该政策显然对于长安微车的扶持力度最大。
对此,长安汽车随即宣布,在重庆市补贴的基础上,长安汽车再追加4%的补贴。具体到每辆车,农民最高可获得10%的资金补贴,最高可达到5000元/辆。长安追加的补贴政策将跟从市政府补贴政策的实施。
这被认为是长安微车市场反击的重要一环。对此,长安商用车事业管理部部长杨大勇称,2009~2010年,受益于“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购置税减免等政策,长安微车产销量从之前的35万辆跃升至70万辆。尽管去年微车业出现整体下滑,但全年实际销量仍超过50万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