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中国车企被扭曲的合资初衷:自主开发能力削弱

发布日期:2012-11-14 来源:东方网 浏览次数:7054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中国车企被扭曲的合资初衷:自主开发能力削弱

    有数据统计,目前在汽车发动机、电喷、ABS、微电机、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领域中,外资所占比例分别为100%、100%、91%、97%和69%。

    以整车零部件中最重要的发动机为例,由于在此产品上缺少先进的核心技术,几乎所有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都在给掌握先进技术的意大利菲亚特、日本三菱和德国大众等几家世界先进发动机巨头贡献利润。而上述发动机企业又都给掌握发动机核心电喷技术的德国博世“打工”,该企业掌握全球发动机核心电喷40%以上的市场。

    对此,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一针见血地指出,“跨国公司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产品技术标准,但在合资路程中,我们抽出优良资产与外资组建合资公司,快速组装舶来品,力推外资品牌,忽视研发能力,从市场、人才和管理上削弱了自主品牌发展的基础。”

    日系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中国掀起的第一轮轿车合资浪潮中,日系车企是一个旁观者。由于对中国汽车市场消费潜力持怀疑态度,上世纪末的日系车企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北美车市中。对中国车企的合资要求,他们更愿意用“技贸结合”的方式给予回应。

    技贸结合主要是指将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相结合,或者在进口设备的同时引进国内急需的制造技术。这种独特的贸易方式为早期部分日本车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可能,但更重要的是,它无意中为部分中国车企提供了至今都在仰仗的技术平台,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车。

    1983年,根据全国汽车发展规划,原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联合下发了微型汽车规划定点通知,天津、柳州、吉林以及隶属于兵器部的“长安”和隶属于航空部的“哈飞”“昌河”都被列入了微车定点生产单位,而它们引进的微车技术平台多来自三家日本车企:大发、铃木和五十铃。

    “大发公司在日本是个小公司,它很愿意在和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合作中扩展自己的的实力。”原科技部专职委员陈祖涛在其回忆录中透露,因为大发公司卖技术给中国,得罪了日本国内企业,受到了相关协会的惩罚,后来这家公司被丰田并购。

    不过,天汽却因此有了自己的汽车产品和自主开发平台。1988年,大发微型面包车上市;1989年,夏利轿车的出现开启了中国车市的平民家轿时代。9年后,远在浙江的李书福以此车为蓝本,敲打出吉利第一辆轿车豪情与夏利打擂台。

    这是日本汽车技术大规模引入中国的“蜜月期”。

    除了天汽与大发的技贸合作外,长安引进了铃木汽车的ST90系列微型汽车技术,柳州微型汽车厂引入三菱技术用于生产LZ110P微型汽车,如今这两家企业仍在国内微车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江西汽车制造厂和重庆汽车制造厂,与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合作,引入对方技术发展轻型载货车,使国内轻卡业至今仍以“铃”字命名自己的产品。
 «    1    2    3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