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武汉民企纷纷进军汽车零部件产业

发布日期:2012-11-15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1031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武汉民企纷纷进军汽车零部件产业
     今年武汉市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各大产业中,汽车产业产值增长28.8%,率先迈进千亿产值的行列。汽车产业已取代钢铁业,成为全市第一大产业支撑。

      武汉的民企也纷纷进军汽车零部件产业。之前一直专注于建筑玻璃的长利公司,投资20亿元在洪湖新滩“试水”汽车玻璃,目前项目已经奠基;武汉首屈一指的房企福星集团近日也宣布,将上马年产1000万套的汽车轮胎项目。

      有成本优势缺完整产业链

      武汉有神龙、东本、上海通用等多家车厂落户,无论是从采购成本以及市场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为何钱就是落不到民企“袋中”?

      “相较于江浙地区,我们的整车发展快,但是汽车零部件,特别是民营的零部件企业发展起步较晚,还不到十年。”武汉市开发区经发局负责人认为,汽车零部件企业除了对资金要求较高外,还要求企业需要创新能力和技术手段,但目前区内企业相对单一,在技术和研发方面欠缺不少,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难以形成规模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民营零部件企业除了重视科研外,政府的扶持也必不可少。

      民企掘金汽车零部件正当时

      早在2009年,长利公司就已具备汽车玻璃生产技术,“打造一个从汽车玻璃原片,到汽车玻璃加工的零部件全产业链。”该公司负责人坦言,之所以“试水”汽车玻璃,主要是看好了其巨大的市场,并透露之前曾有车厂前来考察,“不过当时我们犹豫了一下,没想到错失良机。”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1—9月份数据显示,整车企业产值已过800亿元,但零部件企业仅实现产值256.31亿元,并且大多数是由外资和国资贡献。

      目前,武汉开发区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仅10家,产值15.42亿元,尚不到零部件总产值的一成。相比之下,目前国内最具规模、技术水平最高、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福耀玻璃(600660,股吧),就是一家民企,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营业收入48.74亿元。武汉的民企在这一产业中,既有巨大的市场“钱景”,也有巨大的差距。

      “跨界”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蛋糕”支撑。按武汉市的规划,到2016年,将实现汽车产销300万辆,产值4500亿,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以整车企业对零部件1:1.7的带动效应来算,汽车零部件产值将达7650亿元,“钱景”相当可观。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