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对手猛攻客户“移情”本土零配件企业洗牌在即

发布日期:2012-01-3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次数:2073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这是本土汽车配件企业的现实境遇。
 
      虽然中国在2011年仍然毫无悬念地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是中国本土的整车厂和零配件企业所分到的市场红利却是最小的部分,跨国零配件企业则“吃掉”了“最甜的部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本土零配件企业面临的“三明治”危机日益严重,产业转型迫不及待。

      90%产品处于低端

      穿过一台台机器设备,华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辞美透过机器轰鸣声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感叹:“这个工厂现在已经装配上一半的机器来取代人工,生产效率就会提高不少,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也有保证。”

      这个工厂是华翔集团在宁波西周镇的塑胶件生产基地,主要给上海大众等合资汽车厂商供货,周围有大大小小的工厂几十家。“华翔上世纪90年代通过做空调外壳磨具配套起步。当时我们找汽车厂商合作,人家不让我们做高科技高利润的项目,只是让我们做一些原有配套商不愿意做的项目。”周辞美告诉记者,不过,之后通过不断转型升级,订单结构有所调整。

      过去五年,中国汽车产量出现了罕见的高增长,与此同时,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经历了黄金增长期,一大批企业从几亿元的年销售收入发展到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一些本土零配件企业抓住了时机纷纷上市, 2011年就有11家企业上市。

      全球市场调研公司Alix Partners在对外公布的《2011年中国汽车展望调研报告》中指出,中国汽车零配件供应商继续保持世界上最高的盈利水平,2010年的平均利润率约为10%,比整车厂商的利润率高2.4个百分点,并为2008年利润的两倍。数据显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收入在2010年增长了44%,达到约1.644万亿元人民币。

      不过,尴尬的是,本土零配件企业占据了国内零配件企业的80%,销售额只占20%,并且生产的90%产品集中在低端市场,而其余10%高端产品的厂家也基本不是“纯正的血统”,而是合资企业。

      关键技术市场几乎被外资企业所垄断。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中国共同编著的《汽车蓝皮书》显示,在国内的汽车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0%、100%、91%和69%,进口自动变速器在国内市场上的份额也高达78%。
 
      “本土零配件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本土零配件企业普遍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趋同,并且技术含量低,尤其缺乏轿车主要总成和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盖世汽车网总裁陈文凯告诉记者。
  1    2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