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广汽本田经销商坦言,“目前广汽本田的车型利润已经跌至低谷。就北京市场而言,目前雅阁的优惠幅度已经达到3万元,卖一辆赔钱2万元左右,其他车型虽然没有亏本,但并不赚钱。即使是歌诗图,虽然销量还不错,但也不赚钱。”
新车无利润对于老店来说,还可以依靠售后和维修维持生计,而新入网的经销商则无法支撑。
一位接近广汽本田的消息人士表示,“有一家去年新加盟的北京经销商,当时投入是5000万元,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赔了1000万元,目前资金已经出现严重问题,并于近日停止向厂家继续订货。”
不仅是北京,其他不少城市的广汽本田经销商也在艰难过冬。
“在杭州市场,一位经销商今年年初的500辆库存,直到6月才消化了100多辆,这对经销商资金的挤占非常严重。”杭州汽车城相关负责人透露。
库存的压力,以及不赚钱的现状,让不少经销商无法支撑,只有无奈退网。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其中河北、广西的退网现象最为严重,庞大集团就有一些经销商退出了广汽本田。”但是,庞大集团董事长庞庆华否认了该消息。他表示,“还不至于退网,但是经销商的压力的确很大。”
本地化转型受阻
对于广汽本田销售渠道问题的症结,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广汽本田在华策略过于保守,引入车型数量少,车型老化,导致市场细分程度不够,自然丧失了市场的占有率。”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时,本田采取了全球收缩战略,放慢了在中国前进的步伐。但是,当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车市的政策,比如汽车下乡、减免1.6L及以下排量车型的购置税等,中国车市在2009年出现了快速反弹。这时,广汽本田再想发力为时已晚。
对于上述问题,广汽本田其实心中有数。解决经销商的利润问题、提高产品的国产化率、降低成本、发力售后环节、解决前端的销售问题,一直是本田在华的重要战略,然而转型并非易事。
据了解,在本田在华开展本地化生产之时,日本相关零部件配套企业也来到中国,主要是为本田等日系车企的合资企业进行零部件配套。
由于本田全球的零部件配套商与本田进行车型的共同开发,所以拥有本田很多车型零部件的知识产权,导致其来到中国之后,抬高了合资企业的零部件采购价格,合资企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面对这种情况,本田系合资企业曾多次表示要提高产品的本土化率,但由于我国的零部件企业发展相对滞后,很难承担和企业共同开发产品的重任,因此跨国零部件供应商的垄断地位很难打破,降低产品成本成了难题。
对于广汽本田未来发力售后环节的想法,经销商似乎并不拥护。广汽本田的经销商明确表示:“我们希望厂家能够引入更多的新产品,刺激终端销售。”与广汽本田前几年的高速度发展一样,其中部分经销商经历了高利润时代,对于新车的销售利润依然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