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产能每半年提高一次,一旦车型卖得不好,经销商将被库存缠身将半年以上。其实国内汽车厂商都在实行定制式卖车,去年市场开始降温,为了甩卖库存,许多品牌的经销商都在自行降价出货,已经不敢接定制车型。这又导致另一个结果:卖得好的车型价格恒定,越能刺激销售。降价车型价格不稳定,反而让买车者顾虑。
何以咸鱼翻生
去年7月份前,迈腾还是身处中级车第三阵营的屌丝车型,一年时间变成传奇,击败雅阁、凯美瑞,超过了业界一致公认卖得最屌的新帕萨特。一汽大众内部开会时都觉得意外,一个细节是:原本一汽大众是把迈腾定位成商务用车的,而结果买车的绝大多数是私人用户。
事后总结才发现,丰田在美国频遭质量危机,雅阁正处在产品末期,产能跟不上等偶然因素,促成了迈腾一夜之间告别二流。
“有时候就是这样,居然有人就因为有一个后备箱自动开启功能就买了迈腾”,Peter是一汽大众品牌策略公司的负责人,在他眼里,中国汽车销售的竞争正在从独特销售点到独特购买点的转化,“销售点是工程师文化下的产物,强调的是我的产品有什么,以前大众车型一直都在这么说,而现在购买点强调的是用户导向”。
后备箱自动开启功能是今年刚上市的2012款迈腾新增加的,只要在后备箱底下一伸脚,后备箱就自己打开。因为调查显示,许多人买了大件物品才会放进后备箱,而抱着物品开后备箱很不方便。
2012年3月,一汽大众售后服务部门给公司管理层递了一份《迈腾首批用户调研》的内部报告,《报告》就迈腾和帕萨特、雅阁、凯美瑞等做了逐一对比:迈腾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动力性能、空间和操控性三方面;而外观、燃油经济性和配置(丰富程度)不及上述竞争对手。
在放弃购买迈腾的用户调研中,以下两个因素决定了他们放弃迈腾:外形中规中矩,高配车型价格略高。燃油经济性差、座椅舒适度、内饰不够炫等传统缺点提及的人并不多。
“这是典型的德国车特征,除了主要在意车身是否加长外,可能中国消费者正对原汁原味的设计越来越感兴趣。海南也产喝咖啡,中国人喝吗?大家还是爱喝国外原产咖啡,汽车消费在升级,买车以后慢慢也会这样。”Peter说。
李志伟的观察更直接,“迈腾超过帕萨特,跟加长10厘米有直接关系,这可能占到成交因素的70%。原本迈腾只有1.8和2.0两个排量的车型,今年配置逐步扩大到1.4T到6缸3.0升排量,价位横跨16万到30万元区间。直接导致去年一个月销售近1万辆,今年5月份就冲到了1.7万辆。”
谁在买迈腾?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多家一汽大众门店。车主和销售顾问的反馈显示,换车者占到迈腾销售的50%左右,其中有近三分之二原来是一汽大众捷达和上海大众桑塔纳车主。
所以在最新的迈腾促销定价中,特价车贴着速腾走是一个重要手段,“加几千块钱就可以买迈腾了”是不少销售顾问,说服速腾潜在客户转卖迈腾的理由。目前经销商卖迈腾的平均利润在1万元左右。一汽大众对迈腾的补贴也是所有车型里最大的,所有厂家都要靠中级车来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