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提车您需抓点儿紧 日系车本土减产解读

发布日期:2012-07-06 来源:爱卡汽车 浏览次数:2539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在上月下旬的头两天,日系品牌纷纷发表声明,均表示未来将降低本土整车产能,扩充海外市场。听到这一消息,有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在未来日系进口车是否有提车难或涨价的可能性,这则消息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来一同聊一聊。
 

在上月下旬的头两天,日系品牌纷纷发表声明,均表示未来将降低本土整车产能,扩充海外市场。听到这一消息,有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在未来日系进口车是否有提车难或涨价的可能性,这则消息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来一同聊一聊。

提车您需抓点儿紧 日系车本土减产解读

●日系品牌本土减产

●日产消息

在6月20日与21日两天,《日本经济新闻》分别报道了日产与丰田两大日系厂商将着手削减各自品牌在日本本土的产能。动作最快的当属日产公司,公司决定从2012年7月开始着手,将削减日本本土产能,降幅目标为15%。

提车您需抓点儿紧 日系车本土减产解读

日产此前在日本本土产能为135万辆/年,预计2012-2013财年将达到122万辆/年,在完成降低15%目标之后,每年在日本生产的汽车数量将缩水为115万辆。神奈川县(Kanagawa Prefecture)追滨(Oppama)工厂两条生产线未来将有一条停工,不过日产计划避免任何裁员。该生产线将转为原型车生产线,为迅速向新兴市场发布新车提供支持服务。

提车您需抓点儿紧 日系车本土减产解读

另外日产在日本将停产骐达车型。在削减日本本土产能的同时,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国家将成为日产提升产能的重点区域。

●丰田消息

而丰田方面声称,计划到2014年前将在日本本土的汽车产量再削减10%,但仍将维持在300万辆的底线以上。按照丰田官方提供的数据,包括运至海外的散件,丰田2011年在日本国内总产量为3,483,464辆。到2014年该数字将下调至310万辆左右,跌幅近10%。而2012年则可能为360万辆。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日本本土产量为总产出贡献约390万辆,如果以该数字作为基准,则下跌幅度更加明显。

提车您需抓点儿紧 日系车本土减产解读

另外一方面,丰田将严守300万辆的本土产量底线。6月15日丰田汽车年度股东大会,总裁丰田章男表示,尽管日元不断走强,并且新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公司在日本本土年产量仍将保持300万辆的水平。

提车您需抓点儿紧 日系车本土减产解读

在丰田章男看来,日本本土生产是丰田竞争力优势的来源。因而在提升海外产能地位的过程中,日本汽车产业不会放弃本土生产。

●本田消息

提车您需抓点儿紧 日系车本土减产解读

同时,另一家日系品牌主要生产厂商本田汽车也在同期宣布,暂定于明年起将埼玉制造厂的产能减少一半。从目前的1年53万辆减少一半,加上子公司八千代工业也缩小生产能力,本田在日本国内整体的产能,将从130万辆减少到100万辆左右,总体产能将降低23%左右。

●日系品牌纷纷减产为哪般?

那么日系品牌纷纷减产究竟是因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在去年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日系汽车厂商生产线纷纷受到影响,纷纷导致停产或减产。

提车您需抓点儿紧 日系车本土减产解读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次大地震对日系厂商的影响已经到了惨痛的地步,谁也不希望再有第二次、第三次,故近一年半后的今天,几大厂商纷纷发布缩减本土产量,扩大海外产能的消息。

提车您需抓点儿紧 日系车本土减产解读

另外,由于日本国内需求减低以及生产线转移国外,国内生产设备过剩,可能加速日本汽车产业的空洞化。也是其中一项原因。而且,随着近些年日元不断走强,已经伤及日本制造商出口业务利益,因而计划降低日本本土生产规模,从而减少货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1    2    3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