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不同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看法。在本报举办的此次论坛上,除了艾丰、李连仲等业界专家外,也有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赵英、清华大学汽车研究系宋健。他们和祁玉民的互动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中端突破高品质战略
记者:作为决策咨询方面的专家,您认为自主品牌在高端化道路上,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战略、方法才是最切实可行、立竿见影的?
王小广:中国汽车已经发展十年,应该寻找一个战略上的新起点了,并且突破这个新起点。在有国家战略保障的前提下,通过制造业的“大哥们”来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记者:关于自主创新,近些年来国家也一直在呼吁,似乎并不是没有这样的国家战略。
王小广:有,但尚未达到应有的战略性地位,正是因为这方面没做到位才导致了现在的问题。第一,自主创新的战略应该在国家的层面上实现突破,产业才会有生机;第二,国家要消除许多政策、文化的障碍。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合资品牌、外资品牌,甚至政府都在抑制自主品牌的发展。
如果得到了国家战略上的支持和保障,就要看企业自身了。我一直认为,对于高端品牌战略发展,自主品牌首先要从中端突破,坚持走高品质战略,而不仅仅是造高级车那么简单。
记者:其实,中国的汽车工业通过合资合作,也学到不少东西。有没有可能通过某种方式,来发展自主品牌?
王汉武: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自主品牌发展有三种模式,试婚模式、原配模式以及抱养模式。华晨是典型的试婚模式,宝马就像一个美妙的少女,双方在试婚过程中,希望能够拥有一个非常棒的孩子;而奇瑞、比亚迪就属于原配,始终坚持糟糠之妻不可弃;最后就是抱养,例如吉利汽车抱养沃尔沃。三种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有自己的“孩子”。
记者:提到企业的方针战略,不得不问问祁总,因为归根结底还是要企业自己干,那么假设现在再做一个未来五年的战略规划,祁总希望华晨在品牌之路上做些什么?又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前景?
祁玉民:我认为一个企业的战略和规划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转型是十年的事情,而不是今天和明天转、今年和明年转。我们计划到今年年底将中华和金杯下一个十年的品牌战略规划做出来。不管我还干多长时间,但一定要制定好战略规划。
记者:是否能具体谈一谈战略规划中的重点?
祁玉民:第一,这个发展规划还是要依靠品牌支撑,因为我已经认准一条路了,从经营产品跨越到经营品牌,这个路是非常清晰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品牌。中华一定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合作为平台,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有技术,做好自主品牌,这是一条道路,不能变!第二就是细分产业与资本产业的良性互动,我们发展的资金一定是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这是一条经营模式。第三,经营品牌要抓住五个要素,尤其是核心技术和产品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