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张家口市发改委网站公布的资料还显示,市政府、吉利集团、通泰集团三方在去年4月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协议内容显示此地还有可能成为沃尔沃整车生产基地。
不过宁述勇对此进行了否认,“目前只是发动机,没有整车规划”。
据记者了解,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谈判阶段,张家口是较早一批积极与吉利接洽争取沃尔沃国产项目的地方政府之一。吉利方面还曾向当地政府提供过沃尔沃项目落地的建议书,其中10万辆整车项目,需要当地政府提供收购沃尔沃资金30亿元左右,政府贴息的5年期无息贷款,国产化项目则需要提供20亿元建设投资,同样是政府贴息的5年期贷款。
政府支持的两面
“张家口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我们考虑将发动机项目投放于此的重要原因。”宁述勇表示,一条从张家口到北京的高铁项目正在建设中,通车后这个城市到北京的时间只需要45分钟。
地处环北京经济圈,是张家口胜出的重要原因。但在汽车产业基础上,长期以旅游、农业为主的张家口十分薄弱。
“这个项目落户当地的决定因素并不是零部件配套、产业基础等因素,而是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关系、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认为。
事实上,沃尔沃国产落地的基地选择,都与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密切相关。当初财力并不雄厚的吉利之所以能买下沃尔沃,成都、大庆与上海嘉定区政府都在财力上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成都政府让当地银团为吉利提供30亿元的银行低息贷款担保,大庆政府则直接提供30亿元的真金白银,上海嘉定则为吉利提供10亿元融资。但地方政府的鼎立支持也是有条件的,比如大庆方面就直接把沃尔沃整车项目落户当地写入合同里。
虽然对沃尔沃发动机项目谨慎低调处理的张家口政府没有透露吸引该项目的“资金条件”,但从一开始就积极争取该项目的张家口政府显然熟悉这个“游戏规则”。从当地政府的规划看,其后续还希望沃尔沃变速箱乃至整车项目都能落户当地,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除了最主要的资金支持,在土地出让、财政税收、基础配套设施上,当地政府更是大力支持。一份网络上流传的沃尔沃发动机建设项目的招标公告显示,该项目占地26.6012公顷,使用年限50年,使用价格为2600万元。折算下来,沃尔沃发动机项目每平米的价格仅为百元左右。
“这个价格与这么长的使用年限,基本上等于白送,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最优惠的拿地价格。”一位地方招商办人士表示。
张家口政府出台的2011版“招商引资优惠奖励政策”显示,境内外客商在该市投资的国家鼓励类项目,经营期10年以上的,自获利年度起,对企业依率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全部返还,4至6年返还50%。
产业链长、规模大、能解决就业更能带来税收利润的汽车项目,是各地政府招商者眼中的“金饽饽”,这也是大庆、张家口等在地理位置、产业配套上并不突出的地方政府宁肯出大价钱也要争取项目落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