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市场上正向反馈也佐证着传祺的进步神速。不过,仅仅有好的平台和技术,仍然不能说就一定会有好的产品。古惠南最早在广州标致项目做发动机业务,后来又去了东风本田发动机项目,在后来还进入到了广汽丰田发动机项目,如今,他负责广汽乘用车发动机项目,是一个十足的技术派。
“我们的生产线近似于丰田的那种模式,有问题拉绳子,漏装停线,看板管理,U型结构,这些都是在生产装配过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 ”同时,古惠南还说,传祺的生产线要实现零库存管理,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在这一点上,广汽传祺应该是收到了更多的丰田、本田管理模式的影响。“至少有一半的技术骨干、管理人员来自上述各自企业。 ”广汽乘用车公关部人士说。
但日系车企采取的这种零库存的生产模式是有特殊性的,其零部件供应商大多为体系内的长期稳定同盟 (主机厂和供应商交叉持股比较普遍),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计划。而在广汽,这样的合作框架正在逐步构建,“传祺能靠产品赢得供应商们的信赖,也就有能力说服供应商们也做出一些调整,”吴松始终认为这是传祺将造高品质车的理念准确地传递给供应商们的结果。
“我们会告诉供应商,我们需要什么,也会进行相应的技术合作和支持。 ”古惠南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通过小批量、滚动发展的方式来适应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传祺的抗风险能力。
当然,品牌初建期的一些产品还存在一个市场逐步认知的过程,量能也需要缓慢释放,因此,古惠南的思路基本上适应所有自主品牌的发展。现在,广汽要的内容很多,品牌和产品上还需要再做提升,但目前的重点则是迅速做大终端走量,这是改变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