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解码“中控锁” 汽车安全技术考核

发布日期:2012-08-0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次数:4769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车被淹了,逃生锤火了——汽车媒体资深评论人夏星没有想到,7月21日,北京那场61年不遇的暴雨竟让五金工具业火了一把。在淘宝商城,逃生锤成了7月销售最火爆的产品。

之后,奔驰、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吉利、奇瑞、长城等车企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旗下各品牌车型中没有装备“涉水落窗”技术,就连对汽车电子技术有着广泛研究的博世,也表示他们仅仅负责汽车遥控车窗的电机技术,并没有涉足电机控制技术的研发。

事实上,涉水落窗技术对汽车研发人员来说并不是一项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据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高级工程师林建介绍,只要在车身相应位置安装多个涉水感应器,就能实现涉水落窗。

而有的车企早就已经尝试在发动机舱内放置一个BSI(车辆上电子结构的中央控制计算机),一旦汽车涉水,当发动机舱进水后,BSI会最先感应到水,自动发动一个打开车窗和天窗的指令,让车主逃生。

但遗憾的是,这项简单的技术并没有在轿车上大量普及。“这主要是考虑到车主的财产安全。试想如果轿车在正常的停车场内涉水落窗,在车里没人的状态下,车内财物将无法保障。”林建所陈述的这一理由已经成为众车企不采用涉水落窗技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控锁的机关

事实上,车企对涉水落窗技术的忽视,主要缘于对中控锁技术的自信。

车内中控锁是指设在驾驶座门上的开关,是可以同时控制全车车门关闭与开启的一种控制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从车主身边发出微弱电波,由汽车天线接收该电波信号,经电子控制器ECU识别信号代码,再由该系统的执行器(电动机或电磁经理圈)执行启、闭锁动作。

据解保新介绍,自上世纪70年代,中控锁技术装配到轿车上之后,各个国家都通过法规对该技术有一项硬性规定,即任何锁针对任何门都要有机械开启装置。这意味着,车主在车里的任何座位上,如果想单独打开车门,都能通过机械的解锁装置打开,而且机械解锁装置要优于电子装置,即在电子装置失灵的状态下,机械装置也能操纵。

目前,市面上的轿车共有三种机械解锁装置。一是在车窗下边沿上有一个黑色的提钮,当车门落锁后,只要将黑色提钮上提就能打开车门,这一装置主要应用在5年前生产的轿车上。第二种方式主要在日系车上采用,即在门把手上端有一个横拨的开关,拨动之后也能开门。第三种是欧系车采用的机械解锁装置,即连续拉两次内开门拉手,就能打开车门。

“现在中控系统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车身控制系统控制,即电控;另一种靠门内的模块控制。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属于次要的控制,主要控制还是以上三种的机械解锁装置。”解保新说。

以拆车、解车闻名的夏星在“7·21暴雨灾害”发生后,曾多次在车内切断电子线路,尝试在中控锁抱死后,用上述机械解锁方式打开车门,均获成功。相反,逃生锤要在全力敲击22下后才能破窗。

所以在业内看来,当中控锁抱死后,机械解锁方式已经为车主逃生提供了机会,车主可以在水还没有漫过车门之前开门逃生;或者在涉水之前提前开窗,等车内外水压平衡时,也能打开车门。

 «    1    2    3    4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