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大势下,行业有何对策?
笔者认为,短期内还是要采取收缩政策,不管是车厂或是渠道,都不要有什么积极性的政策,如扩张或是促销都不会有什么用,保住现有市场份额,不亏损就是成功了,这是天时问题。尤其是中低端产品,近一年内受到的影响最大,保守发展才是王道。但这里的保守,只是指促销和生产的保守,在网络布建和品牌建立上,仍是要为中后期的成长做准备的。
因为汽车行业的网络布建和品牌建立,都要一段时间的积累,等市场回温了再做,那就太慢了。当然,如果之前已经开始,现在苦熬的,那就想办法坚挺一点,熬过去就是你的,中国车市低谷期都不长,也就2、3年,大型汽贸企业勒一勒腰带,应该都能渡过。较辛苦的应是中小型汽贸商,尤其是以一二线城市为主要发展腹地的,压力会很巨大,祝好运。
另外,虽然现在小型车车市似乎不佳,但笔者之前提出的M型理论(详见:http://auto.gasgoo.com/News/2008/11/250845354535.shtml )观点,仍然适用,可以作为短期应急方案。现今小型车市场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前期井喷时,对这个细分市场挖掘得太彻底,以致于成了重灾区。但这市场数量仍然庞大,而且新生的能量速度很快,只是重心转移了而已。年青化、女性化的产品,大有可为,针对这两个细分市场做点工作,应该会有较好的回报,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更应该加强关注。
中型车市场应该是三四线城市的主力,因为小型车市场在这里被开发得最彻底,再投入不会有好的回报,反而是中型车有很大的潜力。
另外,主力在一二线城市的汽贸商,不妨打打擦边球,试试在郊区和三四级城市发展二级或三级网点,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总之,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情况,用股市术语来说,就是短空长多,虽然现况不佳,但中长期还是大有可为,现阶段先求活才是重点,做好等待春天的准备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