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的债务悬崖问题,赵小兰女士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我们从外部的感觉,确实现在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两党,还有奥巴马 总统在进行最后的政治博弈,因为美国经济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对世界的影响太大了,对中国的影响太大了,我们真诚地希望美国能够尽快就这个问题达成政策 决议,能够使美国的经济在复苏的道路上继续向前发展,从而能够实现G20所确定的强劲、可持续的平衡增长目标。当然,我们知道美国方面要解决好布什政府原 来的到期免税政策是否持续的问题,要解决好从明年1月1号开始的自动削减财政支出的决策问题,而且这种目标的削减,是非国防性开支占50%,同时,还有一 个去年8月2号,经过反复博弈达成的国债上限14.6万亿美金这个目标问题,到了今天,这个数字已经接近16.37万亿,非常接近上限。我们期望在圣诞节 之前,奥巴马行政当局和国会能够就这个问题达成协议,能够对债务悬崖问题进行有效地管控。
第三个不确定性的问题,就是主要发达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坦率而言,就主要发展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 性,使得整个G20政策协调力度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因为2010年4月,多伦多G20峰会确定,2013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财政赤字要比2010年削减 一半,但是目前来看,即将到来的2013年,美国和日本是无法实现多伦多协议的政策目标。现在的挑战就是国际社会如何在全球经济增长的大的框架之下,就短 期的财政政策刺激和中长期的财政整顿目标的一致性达成共识,这是对美国、日本这些发达经济体的挑战,同时,也是对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的挑战。
在货币政策方面,美国已经实行了三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中还包括货币的扭转操作。就总量而言,第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1.72万亿美金,第二轮量化 宽松货币政策6000亿美金,第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无限量的,每个月美联储购买400亿美金的抵押债券。但是在其中美联储推出的扭转操作,也就是买 进长期债券,卖出短期债券,要在今年的12月31号到期,这样就有美联储是否推出针对购买美国国债的第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讨论。就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 政策全球性溢出效应影响来看,确实随着时期的不同而反映出不同的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在美国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恰逢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的 过热程度方面有所反映,所以,当时大量地游资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冲击,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受到了强烈地批评,但是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我们要从两个方面观察,因为它既有推动全球流动性的问题,也有对资金流向影响的导向分流的问题,所以,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政策效应影响,我们要根据实际状况 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结合点,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的金融监管政策,特别是巴塞尔协议三,2010年11月G20首尔峰会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决定自 2013年1月起,在主要经济体实施巴塞尔协议三。巴塞尔协议三的核心内容是分步提高核心一级资本的充足率,分步提高资本的总充足率,同时,又加大了预防 性的资本空间。这个协议的制定主要针对西方金融体系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弊端,是加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政策措施。不久前,美联储宣布美国无限期的推迟 巴塞尔协议三的执行,欧洲方面一方面批评美国不应该无限期的推迟巴塞尔协议三执行,同时,他们也在讨论是否有限期地推延巴塞尔协议三执行的问题,这个问题 的焦点就在于中小企业执行巴塞尔协议三实际的承受能力和对金融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确实高度关注,因为主要针对西方金融 体系弊端的巴塞尔协议三,如果主要发达经济体都推迟实施,那么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如何,我们要密切地观测。
关于美国的债务悬崖问题,赵小兰女士进行了详细地介绍,我们从外部的感觉,确实现在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两党,还有奥巴马总统在进行最后的政治博弈,因为美 国经济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对世界的影响太大了,对中国的影响太大了,我们真诚地希望美国能够尽快就这个问题达成政策决议,能够使美国的经济在复苏的道 路上继续向前发展,从而能够实现G20所确定的强劲、可持续的平衡增长目标。当然,我们知道美国方面要解决好布什政府原来的到期免税政策是否持续的问题, 要解决好从明年1月1号开始的自动削减财政支出的决策问题,而且这种目标的削减,是非国防性开支占50%,同时,还有一个去年8月2号,经过反复博弈达成 的国债上限14.6万亿美金这个目标问题,到了今天,这个数字已经接近16.37万亿,非常接近上限。我们期望在圣诞节之前,奥巴马行政当局和国会能够就 这个问题达成协议,能够对债务悬崖问题进行有效地管控。
第四,大宗商品,特别是石油产品的不确定性。在世界经济相对低迷的情况下,石油产品也好,大宗原材料产品也好,总的走势 应该说是下行的,但是,地缘政治的影响对石油产品有着重大的冲击。目前中东的乱局、伊朗局势确实对石油价格的变化,可能随时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度调整,而 这种调整肯定是石油价格向上的调整。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美国页岩技术的突破,页岩技术突破导致页岩气生产大幅度增加,而这种趋势的变化,对石油价格是 下行的影响,所以,在新的技术创新情况下,大宗原材料产品,特别是石油价格也面临着新的考验。
第五,国际资本向新兴市场国家流动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流动性方面,就资金的性质而言,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常所 说的大量的流动资本,这种资本是通过证券投资来追逐高额利润的,任何风吹草动,对这种资金流向的变动都有很大影响力的。所以,在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下,2013年,国际资本的流动肯定是不确定的。但是,有一个问题我想跟大家特别探讨,就是绿地投资,或者我们经常所说的国外直接投资流向的问题。核心就 在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技术在页岩气方面的突破,有可能导致美国企业,特别是重化工企业向美国的回流,这又和奥巴马总统所提倡的美国企业、美国实业回 归美国的方向是一致的,因为大企业同样是追逐利润的,而作为主要原材料的页岩气价格的低廉和使用程度的方便,肯定会对重化工业投资意向产生影响。所以,这 是一个新的不确定性下我们要关注的问题,与此相关联的就是页岩气的制造业,一般的加工业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技术创新、技术革命对资金流向的影响,我们必 须充分地考虑,再加上中国的企业正在加大走出去的步伐,中国整体利用外资一定会向更高的质量,更高效益的方面发展,但是就数量而言,我们在2012年上半 年,中国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走出去的资金在2012年将会同我们吸引外资的数量相接近,证明中国的经济在发生着重大变 化,中国企业家投资意向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这是可喜的变化。
总之,以上五点是2013年我们面临的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肯定要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因为中国经济已经深入融入到国际经济社会之中,中国 经济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员,我们同全球经济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中国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一枝独秀,但是中国要发展,中国要前进,面对着这 种不确定性,我们的方针,十八大给出了明确的方案、蓝图,就是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政策目标就是2020年,中国GDP总 规模和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政策措施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艰克难。为什么攻艰克难?我们的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改革已经到了非 常困难的攻艰阶段。赵小兰女士对比了30年前他们来华时候的感受,感受中国3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但是今天我们坦率地向他们报告,今天的 改革更艰巨,今天的开放要有更宏伟的思路,就是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经济要使中国人民受益,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为世界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陈伟鸿:谢谢朱光耀先生,您的演讲让我们在多变的世界格局当中,更清晰看到了中国和世界之间的相关联以及未来有可能产生的更多的互动。
今天还请到很多重量级的嘉宾,他们即将一起出现在现场的对话环节当中,要为大家呈现他们精彩的智慧和观点。之所以今天大会开始之际,没有一一介绍每一位贵 宾,实际上也是我们转变文风新的尝试,在这一刻我们隆重请出来参加马上开始的对话环节的各位重量级嘉宾。有请财政部 副部长朱光耀先生,美国前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女士,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女士,德国著名管理大师,同时也是《隐形冠军》这本书的作者赫尔曼.西蒙 先生。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先生,欢迎各位。
欢迎大家关注正在举行的2012央视财经论坛。刚刚过去的这些日子,可能对每个人而言都有着深刻的记忆,因为2012年 实在被全世界的人寄予了太多的厚望,可以说2012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份,也可以说是一个充满变革的年份,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的时期,全球的治理结构进 入到深度变革的时代。很多人都会发现,全球此刻都在寻找着世界经济复苏的新引擎,我们此刻所关注的实业是不是可以成为振兴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呢?在岁末 年初的这一刻,在北京,我们再次邀请到了全球各地的政商界的领袖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让我们再一次将关注目光聚焦在实业。
赵小兰:当我们在内阁一起工作的时候,罗伯特之前也讲过很多关于不确定性的问题,我完全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世界现在变 得非常复杂,我们的对手变成全世界了,全球化使得所有的事情变得更为复杂,但是这也使每一个企业界的人士有了更多的机会,因为现在这种相互联系的机会更多 了,可以和新兴经济体,可以和很多国家的人建立相互联系,而20年以前这种联系很难建立起来。现在考虑技术的进步,社交媒体,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现在越来 越低,也就是说一方面,在地缘政治上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但是从个人来讲,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进入其它国家从事业务经营。
陈伟鸿:朱先生坐在两位嘉宾的中间,听到不同角度对于不确定性的描述,从您的视角出发看到的不确定性是什么?
朱光耀:总的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2013年充满极度的不确定性。现在更关键的一点,在国际治理诘责方面,在国 际贸易发展的规则方面,在国际金融治理规则方面,这些改革要克服不确定性,要向前推进,这对全球每个国家都是非常关键的。作为中国,尽管过去30多年的快 速发展,使得中国成了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很清醒我们的定位,在全球总的经济规模中现在是10%,美国一家就是20%,欧盟27国加起 来要占25%,再加上日本,美、欧、日三大家,经济规模绝对超过50%,所以,在面临全球生产力发展上没有重大突破,而供给是下降的情况下,贸易量也是增 长很小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有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主要经济体的协调就变得更加重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也包括贸易政策, 所以我们期待着2013年在这方面有所进展。
陈伟鸿:这也是全球治理结构重新调整和重新架构新关系的绝好时机。可能这轮经济周期跟以往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在另外三位的眼光当中,你们看到的不确定性跟以往相比,是不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吴晓灵:刚才几位嘉宾都谈到了世界的不确定性,我就不用再说新的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不确定性当中,每个国家的政府都 在努力改善自己国家的情况,做好自己的事情,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对全球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充满期待,十八大给了我们希望, 我们更希望这种希望能够在未来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加以落实,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平稳的,能够减少全球很多不确定性。这是一个。
再有一个,从全球来看,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解决自己的问题,外部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是相互关联,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因而,赵小兰女士强调了相 互协调、理解,朱先生也谈到了要治理结构,全球人要在一起共同商讨怎样治理好地球,怎样促进我们自己的国家发展的更好。
陈伟鸿:所以正像几位嘉宾所讲的,不仅仅对中国,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在这一刻都不可能是一枝独秀的发展,也不可能是独善其身的前行,我们要有更多的合作。另外两位嘉宾的观点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