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 讯:

人物档案:1980年出生于玉环,200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同年进入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现任中兴公司总经理。
人生信条:努力比能力更重要。
企业愿景:永远致力于为大众和员工提供更加平稳、舒适的生活。
【开场白】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兴公司)位于玉环汽摩配工业园区,创建于1988年,现有各类汽车减震器产品4000多种,年生产能力达600万支,80%以上产品销往国外。金融危机以来,中兴公司多措并举,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近日,记者来到中兴公司,主要围绕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等话题,对公司总经理李宏进行了采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金融危机对中兴公司影响有多大?
李宏(以下简称李):到目前为止基本没有太大影响。2008年,我们外贸销售额接近2000多万美金,比2007年增长80%;内贸实现4000多万元,与2007年持平。今年第一个季度,公司销售额实现4000多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我们有信心今年在国内实现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比去年增长30%。
记:据我们了解,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大部分以外贸为主的减震器生产厂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地冲击,为什么中兴公司仍能保持快速发展?
李:直接原因是我们采取的应对措施相对较早。
早在2007年底,通过分析,我们就预测到减震器的主要原材料如钢板、连杆等价格会在2008年大涨,于是在当时就储备了足够4个多月生产的原材料。后来不出所料,仅钢板就从去年年初的4500元/吨,一路上涨到了去年7月的7000多元/吨。
在原材料涨价过程中,大部分同行迫于成本压力,产品价格普遍上调了20%-30%,而我们因为原先有储备,只涨了10%。这让我们节约了40%原材料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在困难时期,减轻了客户压力,巩固了市场。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2007年底的未雨绸缪,让我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走好了第一步。
记:那么,在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影响加剧时,也就是你们原先储备的原材料基本消耗完后,又是怎么避开金融危机影响?
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客户选择决定命运。从2003年开始拓展国外市场至今,我们只选择与优质客户合作。
比如我们中东的一个大客户,是该国家最大的主机市场供应商,我们作为它的二级供应商,为其提供完备的产品以及技术支持,有力地支持了对方开拓当地市场,去年,他共向我们采购了1000多万美金的产品,比2007年增长18%,有力保障了我们去年的业绩。
另外,我们在南美、欧洲等地的大部分客户,去年表现也很不错。与2007年相比,他们向我们采购的数量都保持了前几年的增幅。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这次受冲击较小,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市场战略起了决定作用。
记:合作是双向的,你们让优质客户青睐的优势在哪里?
李:第一是质量优势,第二是成本优势。
过去五年,我们注重技改投入,平均每年不低于1200万元,去年更是投入2000多万元,今年预算投入3000万元,目前已投入1000多万元。
技改的巨大投入,让我们实现了从“成本型工厂”向“技术型工厂”的转型。五年前,我们的产品合格率仅在92%以上,但在2006年就达到了99%以上。
特别是给中东大客户提供的产品,次品率仅为万分之五以下。
从成本上来说,我们侧重从内部挖掘。三年前导入丰田的TPS精益管理,实现了工厂内零库存。简单来说,三年前,我们一支减震器需要25天才能出车间,现在只要3天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