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伟:今天我代表正澜和大家做主题分享,题目是《低增长时代高增长的思考》。传统的生产企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在这个时候,提“高增长”更多的是思考方向,因为无论是我过去服务的上市公司还有在座正澜曾经服务的客户,包括接下来还要和我们合作的客户,大家都面临着增长下滑的困惑。今天我借鉴了IT的组织架构理论,对传统企业如何在低增长时代实现高增长进行思考,和大家进行共同的探讨。
一、营销理论框架发展回顾
现在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随着对咨询的深入,我本人也对我们这个行业、对自己所做的事业有了一份敬畏。主流的营销理论框架下有三个阶段,分别是4P、4C、4R,提出者分别是麦卡锡、劳特朋和舒尔茨。用得最多的是4P,4C和4R应用比较少,家电是我们国际化领域竞争最充分的市场,用得最多的也是4P,分别提出是1990年、2001年、2004年。1990年到2001年从供不应求、供求相当和供大于求的三个阶段,4P分别代表了产品导向、顾客导向和竞争导向,他们的竞争一定是基于产品的、顾客和竞争的三个维度。
时间和空间上,是指我们的营销理论一定是与时俱进的,今天在联盟连锁、电商这么艰难的前提下,因为正澜服务的是民族品牌每个品类的优秀企业,如何在这样的格局下实现突破,其实是需要回顾营销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个阶段,在整个全球的营销史上,最值得尊敬的是科特勒,他提出了营销理论,市场调研、STP(市场选择、目标选择、定位)、4P是产品、价格、去渠道和促销,I是实施,C是反馈控制,300041是我从30岁到43岁服务了十三年的上市公司回天芯材,2001年在主板上市。我们在2001年上了资本市场,先后上了润滑油、O2O上门洗车项目,在常州投入了光伏项目。可以告诉大家,这些项目都是失败的。和我们产业直接相关的建筑雕像也是失败的。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每个行业都有边界,做润滑油的做了刹车片注定会失败,今天我把这些案例是想告诉企业都有边界,当我们不能严格的借鉴科特勒的设计营销理念,制造企业想在低增长实现高增长是不太可能的。
大家知道有个吴声造物,这个人很厉害。第二个人是刘春雄老师,他们提出了场景、IP、社群、传播的概念,后市场是不是需要呢?实际上,这套理论是4P、4C、4R的传承和迭代。今天有一个很好的现象,目前包括演讲的平台老大,他们现在做的也是通过低价吸引加盟商囤货,通过低价吸引修理厂拿货,根本没有商业模式设计、地推团队,比如为加盟商赋能,为加盟商服务的修理厂复利,这些都是做得不够。我们知道了国际品牌,这些大牌已经to b环节在合作,但生产环节依然在各自为战。
作为一个专业人士,现在最担心的是工厂一定是过剩,无论是B2B企业的加盟商还是大的加盟商都有4-6个月的库存放在仓库,也就是说这种高堰塞湖产生的效益,是时时刻刻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如果再不重视的话,它会爆发的。所以,我们是想告诉大家的商业逻辑一定是科学、严谨,绝对不是想当然的。
二、从组织架构设计看增长
现在我服务了这么多企业,民营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最需要关注的是战略规划、组织架构设计和组织落地能力,这三点会让我们和外企拉开差距。我以今天为起点,看看过去国内和国际做得比较好的三个品牌。
壳牌现在的估值是2220亿美金,没有查到回天,盖茨现在做了十几个亿的销售额,市值是38.98亿人民币。把盖茨、壳牌、回天放在一起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企业不一样,结构不一样。但放在一起,为什么回天做这么小的产品可以实现上市,并且有这么高的估值,那是因为我们在懵懵懂懂的时候组建了市场部。当时只有两个负责人,天天被董事长骂得没有脾气。
当时我们成立了销售和市场部,销售部是渠道驱动,我们用二十年时间在中国做了600家加盟商,这些人在我们的培育下,他们从三轮车、面包车到现在开着奥迪A8和奔驰,在我们的培训下,他们成为了中国最会卖胶粘剂的对市场最忠诚的人。当时两个人承担了市场部,承担了品牌驱动的动作。虽然不专业,但我们日积月累,不断迭代。在那样的市场下,回天成为了知名品牌,是因为我们市场驱动,品牌驱动,可能是巧合,但我们抓住了那个重点,所以我们成功了。
在汽车后市场,壳牌是唯一没有争议的。因为打开京东,壳牌一定是卖得最好的。为什么壳牌可以做得这么好,壳牌是有模式驱动、产品驱动、市场驱动、品牌驱动。
我把三家企业放在一起,回天是民营企业,当年做到了销售驱动和市场驱动,但我们看到很多民企要么没有市场部,要么市场部只有一两个人,或者有人也不专业,怎么在这种大的压力下没有战略目标,没有很好组织架构支撑它,怎么实现增长?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我算是后市场的专业人士,抛出一个概念。首先,前台、中台、后台不是新鲜的东西,在IT已经用得很好了,包括京东和淘宝,特别是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做得很好,它强调的是前台、中台、后台的组合。现在后市场缺少专业人士,相信民营企业的董事长、创业者都很棒,但很难找到德才兼备的总经理或者是销售总监。大区经理也是凤毛麟角,真正接受专业培训难度很大。如果把营销作为前台的话,很难找到经过培训、有素养、专业化程度高的销售团队。如果没有这些人,就要尽量招、尽量留、尽量培训,把前台做成小前台。
我理解中后台就是现在生产企业生产、采购、质量、技术不会像华为这样有大的投入,但要保持状态,并且要不断迭代。迭代就是要降低效率,提高成本,提高成品率,降低废品率,这是中后台。我说的大中台就是想以我做的回天模式引入,因为回天现在有20人的后市场团队。民营企业老板重视什么,什么就会做得好,要么老板直管,要么总经理直管。把市场部市场营销的智能化。
以前我们是做展会,做一些宣传,很简单的宣传册就可以了。但今天如果想实施营销的突破,但没有专业化的人士需要建立大中台,大中台思维的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其次是竞争的要求,我们身边能用的人要么是外企进入的,但大家都知道外企再优秀的人也会水土不服,没有上市的民营企业很难培养出有契约精神、有专业化能力、独当一面的人,民营企业是能力比较全,但专业化不够。
不管大家是不是喜欢、是不是愿意,新零售还没有做好,新制造已经来了,前有新制造,后有新零售,前后都在夹击生产企业。正澜去年和心怡进行了合作,和他们的管理层建立了很好关系,我们建立心怡成立大中台。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台的想法。
在组织架构的设计上,如果民营企业想实现增长,按照组织架构的原则,要做到定岗、定员、定责、定薪,希望用“四定”实现标准化、流程化和体系化,职责边界就是4P,就是场景、IP、社群和传播。
成立一个大中台,如果公司想抓一个出口的大项目,就是老板或者总经理代表中台的人全力负责做这个项目。这段时间是做贴牌业务,就全力以赴的人带大中台的人做贴牌业务。我希望我们的民营企业一年有重点、一月有重点、一周有重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举个例子,现在要做好数据,首先产品自身的SKU数据匹配,还有产品要数字化,这条路任重道远。现在品牌传播更多的是自媒体的传播,就是怎么打造IP和场景,这对民企的挑战很大,但必须这么做,包括B2B平台,现在B2B平台做的就是把价格降到极致,让加盟商订货,加盟商再把产品给修理厂,根本没有实现赋力和赋能的效果。我们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思考小前台、大中台和中后台的组织架构。
未来希望正澜服务的企业,我们有对产品和后市场的深刻理解,如果在董事长的指导下,有总经理的配合把4P加上这四个概念,在后市场把数据、模式、策划、培训、传播做好,这件事需要有人思考、有人沉淀、有人尝试、有人执行。
三、自我评估组织架构所在阶段再评估增长预期
如果把中台思维进拆分的话,如果没有市场部就OK了,如果还是做个促销企业,那算有了市场部,那是1.0版本。如果有市场部,有专人分工,可以在市场上做一些运营,那就是2.0版本,中台思维就是有分工协作,是所谓的项目制。所谓的项目制就是出口、贴牌、主机,传统的B2B和经销商渠道,一定要把五件事相关的所有工具建立自己的文件,并且放到员工的大脑深处,不断优化。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我们在生产企业有很深的研究。比如说刹车片品类或者是滤芯器品类,这个品类里可能是前三也可能不是前三。
我认为后市场的生产品类,未来的某个品牌可能是这个品类的前三,也可能不是这个品类的前三,如果大家要思考的话,联盟连锁的出现,主机门槛比较高,但联盟可能会实现跨越式的增长。还有一个渠道,保险公司对接,和主机厂对接,和4S店对接没有包含进来。总之现在的战略规划、组织架构和运营能力,作为生产企业来讲,已经走到了新的起点,必须要求董事长和总经理进行冷静、清晰的逻辑思考,必须对规律负责,对数据负责,对信息负责。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话。越大的企业,企业注意力越在内部。越大的企业,老板的权利越在内部。汽车后市场的企业将经历“地心说”和“日新说”哥白尼式的翻转,由于哥白尼坚持了真理最后很惨。企业应该由内部为中心向外部为中心转型,由企业掌握权利向用户掌握权利转型,中台思维是低增长时代高增长的务实战略思维之一。
我看好后市场优秀的民营企业,因为中国14亿人,只有中国的市场才能承载最大的企业。最后衷心地祝愿正澜服务过、正在或者是未来服务的企业能够在未来创造一片辉煌。
【感谢以上企业对第二届西湖峰会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