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提升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不能搞“拿来主义”

发布日期:2012-01-09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浏览次数:2946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提升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不能搞“拿来主义”

萨博终于寿终正寝了,可中国汽车企业的疯狂仍在继续。挖人才的挖人才,买技术的买技术,一时间硝烟四起。这家曾经的车企豪门在走下神坛的时候,或多或少还是给急需发展自主品牌事业的中国车企带来了一些机会。

2011年岁末,就在瑞典当地法院宣布萨博破产当天,青年汽车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抢购,他们希望利用萨博成熟的汽车制造技术两年后在其购买的凤凰平台上开发新车。一向被认为中国车企海外并购典范的李书福,在获悉萨博破产后的第一时间,也开始指挥他的沃尔沃团队争抢研发人才。除此之外,北汽、上汽、东风等中国车企都对破产后的萨博资产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无一例外,这些争抢萨博“遗产”的中国车企,都对其人才、技术和成熟的研发平台情有独钟,足见中国企业做大作强的愿望何其强烈!事实上,如果单纯的收购就能提高核心技术、改变产业现状的话,恐怕我国的汽车产业早在10年前就应该步入汽车强国之列了。

不可否认,引进人才、收购技术对于改善产业现状有一定的帮助,但憧憬着单纯收购的“拿来主义”来改变命运的想法无疑是拔苗助长、不切实际。核心技术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加大研发投入、人才培养,走自主创新之路。

人才培养任重道远

核心技术的缺失是制约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的汽车行业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不能相提并论。没有百年老店,超过五十年的企业也还只是个位数。零部件企业更加年轻,大多数都还是十几、二十几岁的“毛头小子”,没有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积淀。

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我们都是在自己摸索中闭门造车,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门的打开,思想的解放,才开始逐渐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引进。外商投资企业则凭借几十年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和新技术的研发,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在汽车核心零部件技术上,牢牢占领着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不能急功近利,是需要从扎扎实实的基础教育入手,充分结合实践经验,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下去的。目前我国汽车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非常紧缺,经常会出现“挖东墙补西墙”的情况,缺少优秀的、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人员队伍,所以人才培养就显得极端紧迫。“我国汽车科技人才极度短缺,培养体系不健全。零部件企业的技术人才流失严重,行业高素质的人才大都在外资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认为。

而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关键的是我国汽车人才梯度建设极端欠缺,“青黄不接”,老一辈汽车人有经验少理论,新一代汽车人多理论缺实践。产学研各自为阵现象依然存在,相互之间缺乏紧密联系,需求不对称,高校里培养的专业人才,到了企业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要真正解决核心技术提升问题,“拿来主义”救不了中国的汽车产业,必须通过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实现提升并且超越。

自主研发必不可少

我们曾经的市场换技术,结果是市场丢了,技术也没换来,以完全失败而告终。

  1    2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