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为假冒伪劣玻璃负责?
超过50%的数量,实在是太过于触目惊心。每年都会有一定比例的汽车由于各种原因更换挡风玻璃,如果按照50%的假货率,那么会有多少人开着安装着假冒挡风玻璃的汽车上路?在介绍另外一个背景,一般来说,汽车生产厂家向专业玻璃生产厂家订制某一款汽车的挡风玻璃,这些特供玻璃便打上某汽车品牌,这就是常说的原厂玻璃。原厂玻璃除了装配整车之外,汽车生产厂家只向所属4S店供货,其他经销商拿不到带有汽车品牌的原厂玻璃,而正规汽车玻璃生产商,如果向市场投放某车型的玻璃,也只能使用自己厂家的品牌。因此,严格来说在4S店以外,是拿不到带有汽车品牌的原厂玻璃的。可是,常常有些维修厂会告诉消费者,他们的货是从4S店拿的原厂货。在利益面前,似乎谁都变得不那么可靠了,4S店也不例外。
专家指出,如果这些假冒伪劣玻璃出现了光学畸变的问题,那么司机说看到物体的话,它就变形了,它这个变形的物体,在司机的视网膜当中,所形成的物象的话呢,就不能很清晰,司机的眼睛要通过这个结框体不断的去调节,始终不段的调解,在长时间的驾驶过程中,就很容易疲劳,疲劳的话,一方面,是司机的精力不能够集中,而且的会头晕。很多车祸的发生是由于驾驶员精力不集中,或者疲劳导致的,但其中有多少起是由于使用了伪劣挡风玻璃,因为光畸变而引发的,目前还没法统计。
假冒伪劣玻璃的危害不止影响司机的视觉和疲劳程度,更是会对乘坐者的生命构成威胁。汽车安全研究人员曾做过一次专门的撞击试验,工作人员将人头模型升高到4米的位置,模拟汽车以60公里左右的时速发生撞击后,车内驾驶员由于惯性,头部自然前倾的状态。若人头模型没有穿过玻璃,则这些玻璃是合格的。像这样的速度撞击到玻璃上是对人的生命没有致命的危险。随后,测试人员又对两块假冒伪劣汽车玻璃进行测试,人头一下子就撞穿了玻璃。专家解释说,假冒伪劣的玻璃,是很难挡住这种突然的冲击力的。所以出了车祸了之后,乘坐者的头穿出了假冒伪劣的汽车挡风玻璃,然后碎玻璃就划破颈动脉,导致了死亡。
与这种威胁形成鲜明对比是却是更为尴尬的现状: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在法律上或技术上,有明确的一个判断方法,这个车祸的原因是不是因为这个玻璃质量导致的,而且这些假冒伪劣的厂商都盗用其他厂商的一个厂牌和商标,这样即便找到商标的厂家,有一些厂家经过判断不是他们的玻璃,自然也不会认帐。所以最后作为消费者自己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最后还是将责任推到了消费者自己身上。
造假的目的无疑是暴利,据统计,假冒玻璃出厂价低得惊人,只有70元。从仓库到消费者,中间就有500到800多元的利润空间。一些贴着高档轿车品牌的挡风玻璃,出厂价只有100元左右,但在正品市场售价是几千甚至上万元,这其中的暴利更是惊人。制假者只需要在假玻璃上轻轻一刷,一块假玻璃的身价就翻了几十甚至上百倍。大量存在的假货,即威胁消费者的安全,也冲击着正规汽车玻璃厂商的经营。一位品牌玻璃销售商无奈的说:“我们一方面在价格上与它没有竞争的优势,另一方面它直接损害了我们正品玻璃的形象,更为糟糕的是,我们对假冒伪劣者毫无办法,不论是从法律上,还是技术上。可是一旦发生事故,消费者却会将这笔账算在我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