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年产量在万吨左右,未来5年之内仍然以每年30%-50%的增长规模在发展,如果外方胜诉,中国电池生产企业每年要支付几千万美元的专利使用费。而中国磷酸铁锂电池生产行业目前竞争白热化,行业毛利率只有12%左右,行业均价在7-8元/Ah,如果企业要缴纳这么高的专利入门费或者专利使用费,将有近一半企业付不起专利费。
北京赛迪经智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节能环保事业部总经理吴辉表示,磷酸铁锂电池技术专利大部分垄断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公司手里,这些企业这几年都在向其他发展磷酸铁锂电池的国家申请专利,而涉及向欧美出口的磷酸铁锂电池更需向其缴纳专利费。
此前,日本的NTT公司支付美方3000万元和解金才解决了磷酸铁锂材料的专利纠纷;台湾很多企业也花钱向Phostech等公司购买了专利使用权。
正极材料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且投资规模适中,受到投资者的青睐,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因其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成为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其实诉讼工作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专利拥有方采用专利有偿许可等方法拉动我方部分企业脱离诉讼团队,分化瓦解我方诉讼阵营。”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专职副理事长王敬忠如是说。
据称,前期参与的企业有十几家,但在官司胜败难定的艰难阶段,少数企业为了自身利益离队而去,其中不乏行业特大企业、中央直属企业等,还有部分企业开始持观望态度。
“如果放任他们,中国的电池工业发展空间将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没法发展。”李中东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