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几年,中国的汽车迅速发展,火山喷发式的增长速度已经在全球遥遥领先。导航仪,现代科技的产物,多用于汽车上,用于定位、导航和娱乐,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道路的建设,城际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车载GPS 导航仪显得很重要,准确定位、导航、娱乐功能集于一身的导航更能满足车主的需求,成为车上的基本装备。
行业现状
本以为靠着导航可以路路畅通,更快捷地找到目的地,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称,目前汽车导航产品的准确性能不尽如人意,导航仪硬件、软件质量以及地图更新等问题层出不穷。
近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认证中心对13个主流厂家、18个型号的卫星导航产品进行了质量检验和试验,并在全国19个地区开展了实际跑车验证工作。
通过检验表明,只有3个厂家5款产品通过了认证检验,通过率不到30%;在导航软件测试方面,仅有两家地图供应商被评为优秀导航电子地图,3家导航软件生产商的导航软件被评为优秀导航软件。未曾经过测试认证的产品,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航软件问题包括导航软件可靠性差,经常死机,致使无法导航。
2)导航地图问题主要是地图陈旧,找不到或无法到达目的地。
3)GPS质量问题主要定位精度低,灵敏度差,信号经常丢失,无法导航。
专家介绍,检测结果显示,导航软件和地图已成为影响导航性能的主要因素。导航产品软件编制的缺陷,会导致语音提示延迟、绕路、重复掉头指令等现象,白白浪费车主的时间和燃油。而道路不通、道路缺失等结果,大都是导航地图惹的祸。导航地图陈旧或者使用了盗版地图,都会导致被指引进入禁行或者不通的路段,有的导航仪还出现搜寻不到目的地的现象。
中国电子商会汽车电子专业委员会表示,目前市场上安装了盗版地图的导航仪,已经超过70%。车载GPS导航整个后装市场已经面临着产品同质化,服务雷同,渠道混乱、服务态度差的现象,一二三线品牌纷争,山寨品牌搅局,方案公司到处讨好硬件商却成为当前后装市场的主体表现,整个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已经在同质严重的行业状态中变得疲倦不堪。
相关专家表示,目前一些有实力的图商,能够做到一个季度更新一次。如果更新速度慢的话,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多麻烦。要实现导航地图三四个月更新,每年要投入近亿元才能实现。据了解,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导航产品的国家标准。
针对导航产品整体性能堪忧的现状,专家建议,应尽快通过推动关于卫星导航设备的国家标准出台,设立导航产品的性能门槛,淘汰那些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产品。同时,应通过推行导航产品的认证制度,让消费者认清性能优越的产品,避免被劣质导航产品导入迷途。专家建议,应尽快通过推动关于卫星导航设备的国家标准出台,设立导航产品的性能门槛。
1)选芯片:作为导航产品,我们最关心的绝对是它的收星能力,即信号接收能力。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车载GPS大多数都会采用SiRFStarIII第三代芯片,这类芯片的优势是在有遮挡和天气情况恶劣的情况下可以捕捉和跟踪信号、减轻高楼林立带来的的信号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