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到合资自主的行列。
日前,华晨汽车高管透露,华晨宝马正在快速打造合资自主的新品牌,并已组建了专门的团队来运作这一新品牌。
这意味着,合资自主也为豪华品牌所看好,而对于一直苦于向上突破的自主品牌来说,合资自主的狙击无异于雪上加霜。
4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比重已经下跌到了40.8%,创下6个月来的新低。虽然自主品牌的颓势不全由合资自主造成,现阶段合资自主车型的销量也是良莠不齐,无法对自主品牌真正构成威胁,但合资自主除了吸引很大一部分自主品牌的客户群体,还使合资企业的价格和品牌下探,直接影响了自主品牌企业的品牌和利润提升。
“一旦合资自主形成产业常态,基于更长远的考虑,这种威胁无疑将与日俱增。” 盖世汽车网CEO陈文凯认为。
在盖世汽车网日前对2568位业内人士进行的调查显示: 47%的业内人士仍坚持认为合资自主政策将对中方独立自主品牌的发展产生“巨大冲击”,甚至30%的人士将该政策视为是对自主品牌的一次“致命打击”。
冰火两重天
李立(化名) 是无锡某日资企业的一名车间主任,太太是私企的一名财务人员。虽然两人的工作单位离家并不很远,但40岁的他看着周围的朋友都已有房有车,近日也萌发了购车的想法。
夫妻两人的工资每月6000元,在无锡来看,也并不算多,好在李立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老家拆迁分得三套房屋,自住以外每月还有近3000元房租收入,买车也是绰绰有余。
不过,李立考虑到父母年龄已近七旬,十岁儿子读书也需要花钱,决定花6万元左右购买车。权衡再三,他购买了宝骏12款1.5L手动挡。
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李立并不懂什么叫合资自主品牌,对于他而言,考虑更多的是价格、外观、空间等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加上通用和五菱两个牌子的产品口碑都不错,才促使了他的购买行为。
与李立一样的消费者并不少,今年前四个月,宝骏的销量已经超过3万辆,平均月销超过7000多辆。
“10万元以下的A级车细分市场,我们是第一。” 上汽通用五菱(SGMW)总经理助理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杰告诉记者。
相对于宝骏的热销,其他的合资自主品牌产品就没那么火。从乘联会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比宝骏上市更早的理念S1,4月份的产销量仅为3600辆,东风日产的启辰则为2845辆,从销量上看,两者均未进入主流的行列。
根本动机截然不同
“宝骏与其他两个合资自主品牌相比,就像穿了西装的中国人和穿了唐装的外国人。”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这也是导致宝骏热销而理念、启辰业绩平平的主要原因。
宝骏虽然是合资企业,但由于其在起步阶段就是一个中资企业,无论是网络还是产品品牌,都更偏重于中方主导,他的特点是方法比较灵活,知道怎么处理市场的问题。加上宝骏的推出,并不是应政府政策要求而推出的从低往上走,而是在商用车利润偏低情况下的一次转型,所以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经销商,都将宝骏作为新的利润源泉,全身心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