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很多私家车主开始减少单次加油量,等待6月8日的到来。
6月8日国内油价调价窗口开启后,国内成品油调价参照的三地原油变化率负向波动或突破8%,调价幅度预测600-700元/吨,为2009年以来最大降幅。
自今年4月份以来,国际原油油价震荡下行。截至6月5日,WTI原油期货跌破90美元/桶关口,迪拜、布伦特原油期货均由120美元/桶以上,跌至100美元/桶以下。
5月10日,国内成品油年内首次下调。按照“4% 22天”的定价规则,距6月8日下调窗口仅有一步之遥。
国际油价大幅下降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创造良机。但新机制可否出台,仍有重重变数。
等待降价
社会机构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6月5日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移动变化率为-8.01%,较上一工作日跌0.57%,22个工作日移动加权平均价为108.89美元/桶。
卓创资讯预测:“若国际原油连续弱势反弹,6月8日三地变化率仍有望在-9%左右。国内汽柴油下调幅度预计在700元/吨左右,折算93#汽油下降0.54元/升左右,0#柴油下降0.6元/升左右。”
终端消费者、社会贸易商、大用户都在等待降价,成品油市场习惯性地在调价前出现波动。
中石油市场营销专家告诉记者:“现阶段,三大石油公司成品油销售状况较差,库存较高。一是受调价预期影响,二是由于国内经济下滑,成品油消费增速下降。今年1~4月份柴油消费同比出现负增长,汽油同比略有增长。”
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020万吨,同比下降0.6%。1-4月,汽油日均同比增长4.5%,柴油日均同比下降1.4%。4月底,成品油库存同比增加228万吨,处于较高水平。
一位山东社会加油站经理告诉记者,在历次调价前后汽柴油销量都有较大幅度变化。“在降价预期下,车主们多选择少量多次加油,而非加满油箱。特别是降价前几天,销量减少2~3吨,调价后销量大幅回升。反之,提高油价前,销量会激增。”
与此同时,社会贸易商多选择观望,等待降价,减少进货量,全国主要市场交易气氛平淡。即便有贸易商着急出手存货,也少有人接货。
根据大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监测,自5月下旬三地原油变化率跌破4%控制线后,国内市场观望气氛日渐增强,市场交投日渐冷清,各价区汽柴油价格相继进入超跌通道。
本次调价结束后,库存高者利润受影响较大。上述中石油专家说:“主营石油企业为上下游一体化公司,上游炼油企业一直维持生产,终端消费下降,中间商不进货,库存压力较大。”
为降低库存压力,中石油日前率先下调了汽柴油大区调拨价各100元/吨。
新定价机制出台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