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认为,较高的流动负债比重使得公司面临一定的短期偿债压力,如果公司的自身经营或融资、信贷环境突发不利变化,公司将可能出现短期的现金流短缺。这样的财务状况对打造高端轿车品牌显然不是一个有利条件。
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自主品牌做高端除了必须拥有真正的高端车平台外,还必须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雄厚的资金实力等条件,“霸王硬上弓”的做法很容易引发原有业务和新增业务的两败俱伤。
不过,长安方面并不认为资金压力是造成高端轿车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因。“发展高端轿车的战略从未改变过,高端轿车的产品规划也从未改变,我们只是认为如果匆匆上马项目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上述负责人表示,在今年市场状况没有出现反弹的状况下,长安的首要目标是保证利润,具体而言就是在自主轿车项目上,确保长安中高端轿车睿骋下半年上市成功。
北京定位不变
根据长安的规划,高端事业部迁至重庆后,将依托长安汽车研究院的资源优势,推进高端轿车项目,而长安汽车北京基地的定位不会因此发生改变。
2009年,长安汽车曾高调宣布,投资115亿元建设占地面积5000亩的长安汽车北京基地,生产自主品牌中高级轿车和新能源汽车。根据当时的规划,北京将成为长安高端轿车的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其产品将涵盖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及中高端轿车B、C、D、E四大平台、六大车系的十余款车型。
两年后,负责高端轿车业务的谢世康带队北上,计划依托北京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实现长安高端轿车向全国销售的战略部署。
“此前,将高端轿车销售事业部设立在北京,看重的是北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市场资源,但重庆毕竟是长安汽车的大本营,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后,我们认为还是把该部门放在重庆更有利于产品规划和资源调度。”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说,这并不代表长安北京基地的定位将发生改变,“未来长安高端轿车仍会在北京生产”。
近年来,长安“五国九地”的研发布局,虽然可以集中各地的研发优势开发产品,但巨大的沟通成本,也为长安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压力。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长安收缩战线与资金不足关系密切。一个明显的例证是,6月6日,重庆市财政局曾拨付3亿元资金补贴,用于支持长安汽车综合试验场项目建设和研发能力建设。
根据上述负责人介绍,未来长安高端轿车的研发工作主要由位于重庆的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负责,北京、江西、哈尔滨等研究院的研发工作原则上受重庆长安研究院的技术指导和资源分配。
按照长安设定的品牌“三步走”规划,2013年至2015年,企业品牌形象要跻身国内前两位。而目前,长安与二三名东风、一汽的销量差距在不断扩大。显然,现在留给长安转型的时间已经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