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公司看得到吃不到
据证券时报报道,有合法资质的二手车拆解企业门可罗雀,黑作坊却生意兴隆到挑肥拣瘦。
根据深圳官方公布的数据,深圳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达230万辆,按照业内估算的7%的年报废率,每年报废车应有16万辆左右。车辆报废处理市场不可谓不大,可深圳唯一合法的拆车企业深圳市机动车回收有限公司却门庭冷落。
深圳市机动车回收有限公司坐落于深圳龙岗坂田。一条泥泞的道路通往该拆解厂,途中没有任何标牌指引,记者沿途打听许久才辗转找到该拆车厂。
面积数十亩大小的厂区中,零星放置着报废车辆,显得十分空旷。在厂区角落,落满灰尘的车架叠放着,方向盘、轮胎等各种部件散放于不同区域。拆车师傅正百无聊赖地纳凉……很难让人想象,在硕大的深圳市旧车市场中,唯一取得回收拆解报废汽车资格的企业竟然这样萧条。
深圳市机动车回收有限公司也有过繁荣的时候。“过去每个月运过来的车大概有300至400辆,师傅都加班加点拆解,否则场地都不够摆放。”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红利消失后,深圳市机动车回收有限公司业务量锐减。“去年以来月拆解量大概也在100多辆左右,好的时候会到200辆。”很明显,这样一家深圳唯一合法的拆车企业现在“饥肠辘辘”。
而就在深圳市机动车回收有限公司附近,方圆几公里范围内环伺着8个生意兴隆的废车厂。
这些拆车厂内遍地黑色机油,被太阳炙烤得充满了油臭味。各类车辆零部件杂乱无章摆放,有些地方甚至连下脚的空间都没有。角落层层堆放着未拆解或部分拆解的汽车,形成2、3层楼高的“车山”。
这些车场更像是汽车零部件自选超市:随处可见轮胎、轮圈、车架、发动机、内饰等等。在与老板交谈期间,还有多名顾客前来问询汽车零部件的价格。面对问询,这名老板指着远处的车山说:“你们自己去选,或者看上哪台车的零件,我们马上可以拆!”
值得一提的是,在合法企业吃不饱的背景下,这些没有拆解资质的黑作坊还在挑肥拣瘦。“现在我们不收小车只收大型货车,小车利润太薄。”一名黑作坊的老板声称。
三条暗河分流市场
正规企业的报价与“黑作坊”相比没有吸引力,与二手车市场的报价相比,更没有竞争力。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现在国内每年汽车报废量达到300万至400万辆,但通过有资质的企业拆解只有不足100万辆。这意味着,其余200万至300万辆报废汽车流入其他地方。
贾新光解释称,目前三种地下交易途径导致拆车企业回收难,一是部分快到报废年限的车辆被转卖到二手车市场;二是部分车主将即将报废的机动车退出户籍,转卖到管理薄弱地区或边远地区,或套用假牌上路行驶;三是不法企业非法拆解、拼装车辆。
正规企业的报价与“黑作坊”相比没有吸引力,与二手车市场的报价相比,更没有竞争力。具有拆解资质的企业,无论大型货车还是小型轿车,一律以450元/吨的价格进行回收。黑作坊的收购价则要高些,前述黑作坊老板透露,大车回收价格可以到每吨1000元。二手车市场价格又高出很多。以2003年的本田思迪为例,行驶15万公里的该型车,在二手市场上的回收价甚至可以达到3万元。而在正规企业,该型车最终回收价也就在2000元左右。
“这些个体户收车的费用也就比正规回收多个三五百元,但在逐利驱动下,很多市民和机构还是会拒绝正规渠道报废。”深圳市机动车回收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无奈地表示。他称,多数报废车辆还是流向了个体拆解户,被进行非法拼装,流入监管较松的乡镇及农村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