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规划重提混合动力 日系车借专利优势赢市场先机

发布日期:2012-07-25 来源:《证券日报》 浏览次数:15679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 近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2020)》(下称“规划”),其中对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下称“混合动力”)部分做了如下说明,即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2011年丰田投资超过6亿美元兴建江苏常熟中国研发中心,其目的是尽力推动丰田混合动力核心部件在中国的国产化,降低成本加速普及。按照丰田规划,2015年,实现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混合动力车在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实现批量化国产,届时包括混合动力在内的节能新能源车型将达到丰田在华总销量的20%。

除了丰田,日系的本田也在大规模的引入混合动力车型,除了在此之前引入的混合动力版思域外,今年广本已引入混合动力技术的FIT Hybrid和CR-Z两款车型,东本也计划以进口方式引进Insight混合动力车。

虽然日系品牌在混动方面占据先机,但欧美车企同样希望借政策东风,在华发展混合动力。

近日奥迪就推出重度混合动力车型Q5 Hybrid,而这仅仅是其抢占中国混合动力车市场的第一步。

同期,宝马也与丰田共同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表明宝马将与丰田在开发燃料电池系统、开发混合动力总成等四个方面展开合作。在华晨宝马新3系发布会上,其高级营销副总裁戴雷博士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宝马高效动力战略主要集中在传统内燃机和混合动力上面,已发布的有X6混合动力和7系的混合动力,未来还将再发布宝马的5系和3系混合动力。

业内人士分析,欧美企业纷纷加入混动竞争,除政策方向外,也是希望打破丰田在该领域“一枝独秀”的状态,未来混动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中资寻机会

面对外资企业在华的混动攻势,本土的自主品牌已落于下风。据悉,目前除比亚迪F3DM,真正商业化的自主混合动力少之甚少。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2008年前,中国新能源车发展采用“全面开花”模式,混合动力、纯电动车、乙醇燃料车、生物柴油车等齐头并进发展,国家希望从中找到一条新能源主攻方向,但2009年3月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纯电动车作为国家新兴产业战略方向,并制定千亿投资计划,企业为此转向电动车。

但近两年纯电动车的推广远达不到2009年国家的预期,同时以国际经验表明,短期内,纯电动汽车只适用于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领域,商务市场和个体消费市场上,混合动力汽车才是主力。

目前上汽集团已有荣威750Hybrid混合动力轿车,其还计划量产一款技术与丰田普瑞斯同水平的荣威550Plug-in插电式强混汽车;长安汽车已经研究出中混系统,而且搭载在杰勋、志翔和CX30这三款车型上,目前这些车已经上市。

但王秉刚表示:“自主品牌企业目前推出的车型大多为轻混车型,技术实力弱,且大多数车型至今也都只在当地出租车市场进行运营,无论是品牌、技术还是价格方面,都无法让普通消费市场接受。”

对此,长安汽车有关负责人也曾坦言,长安汽车虽早在2000年开始研发中度混动车型,但至今长安汽车推广混合动力都是在赔钱,最早预计在2014年以后才能创造效益。

 «    1    2    3    4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