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钧曾任台湾中华汽车信息部经理、埃森哲台北办公室高级咨询经理、IBM大中华区汽车营销售后方案团队负责人、德国电信(T-System)咨询总监,目前拥有一个小型的独立顾问团队,主要专长是产业分析,战略规划,组织及流程再造,客户关系管理及信息化方案设计。曾服务过上汽通用、北京现代、一汽大众、福田汽车等国内知名车厂。现今主要业务为帮助国内汽贸集团进行集团管控及优化,高管培训。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两大自主ERP软件公司,金蝶和用友,都交出了很差的财报,多年的高速增长和获利,瞬间变成了负数,而且还形成了亏损。即便是在正式的半年报上,用友展现了不错的帐面盈余,但如果把用友的财报用和金蝶一样的港股标准来衡量,用友仍然和金蝶一样,状况不佳。
这代表了什么?
两家国产ERP软件公司,在中国市场份额占据了绝对的比例,主要的客户层集中在了全国中小企业,他们的亏损,即使去掉管理和经营能力的不足,也难以掩饰背后的宏观现象,中国的中小企业经济力量大幅下滑,基层经济发展已从隐患,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问题和麻烦。
与此同时,两家曾经声势浩大的自主品牌比亚迪和奇瑞,在这一两年来,负面消息不断,还有无以为继的新闻出现在我们面前。其它的自主品牌,虽然没有这么糟,但情况也不会很好,除了吉利以外,家家都在辛苦支撑。
还有火上添油的,不少一线二线城市,或已出台限购令,或慎重考虑准备出台,一时间风声鹤唳,整个市场人人自危。
大型的汽贸集团也好不到哪里,各地都传出了资金紧张、扩张受挫的情形。
看起来很糟,未来还会更糟吗?
未来如何,谁都说不准,但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会遵循一定的逻辑和脉络,今日中国市场的各种现象,也都有脉络可循,依着这个脉络来看,未来当然有继续恶化的可能,但也一样有新的机会出现。
首先,来看看今日车市窘况发生的原因。
笔者认为,现在的情况,不能够完全委责于全球经济困局,或者说是国家政策不力。更多的问题,还是出自于汽车产业的自身管理能力和大局观的不足。
以重灾的比亚迪为例,主事者对汽车产业的轻视和理解不足是主因,不但没有掌握好国家政策支持时的优势来厚植根基,反而想照搬上海通用、北京现代那种先占先嬴,再以市场份额优势回头培养自身力量的模式。但却不明白,这两家之所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发展成功,和其背后强大的合作伙伴支持力有重大的关系,没有韩国现代和美国通用的全力支持,上海通用和北京现代根本不可能在这么高速的发展下,还能维持住自身的运营水平,同时边发展边壮大。
不只自主品牌公司的发展有这种问题,汽贸集团何尝不是如此?
在前两年车市好的时候,家家都出台了快速扩张政策,恨不得每个月都能增加十几二十个4S门店,从来都没有想到,他们当时所面对的荣景,只是政策鼓励去挤出来的井喷情况,经济发展有其必需要的基础结构,当时的井喷只是在借钱,借了钱是要还的,今天的困难,就是还债的时间到了而已。
过度的仰赖国家政策,依靠政府扶持,忽视了国家扶持只是短期而且目标是要自主品牌厚植实力的核心思路,盲目的乐观和躁进,是现在这些自主品牌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
其次,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脱节,屁股决定脑袋则是另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