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A123系统公司(A123 Systems Inc.)宣布,A123与中国万向集团已经签署最终协议,万向集团将于本周向A123提供2500万美元的初始信用额度。
根据协议,万向集团计划向A123提供4.65亿美元的资金,成为A123公司最大的股东,控制A123公司80%的股份,并且掌管A123在美国底特律市的两家电池工厂以及位于密歇根州安阿伯市一家工程中心。
面对烧钱速度极快的A123,万向的第一笔投资仅仅是一个开始。业内人士认为,4.65亿没不能解决问题,想A123扭亏需要至少10亿美金。8月20日,记者致电万向电动车公司高层,得到的答案是,“我们属于业务部门,不方便对此发表评论”。
目前全球最热衷电动车的只有中美两国,日本虽然也推电动汽车,但不成气候,国民消费很成熟,不会受外界干预。也就是说,全世界范围内,电动车市场的成熟度,不足以养活电池企业,A123面临巨亏,美国老牌电池生产企业——Valence已从纳斯达克退市。
另一方面,中国车用锂电电池企业不仅面临亏损,而且面临电池核心技术空心化的尴尬境地。“国内的锂电池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和团队,万向和A123缺少的同样是好的管理团队。”上述人士表示。
A123巨亏之下
按奥巴马政府一项“扩大美国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专用电池生产”的计划,于2009年的美国能源部2.49亿美元拨款的A123,一度是美国锂电行业一匹不折不扣的黑马,凭借强大的资本运作和市场推广,快速超越老牌电池企业,市值一度高达26亿美元。
就是这样一个曾经被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盛赞为“企业、政府、学术界完美合作典范”的企业,似乎在瞬间一落千丈。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销售额1.58亿美金,净亏9700万美金,今年第二季度亏损高达8300万美元,毛利率降至-44%,并在7月公开表示,只剩下维持五个月生产的现金流。
今年4月一场问题电池召回让A123要付出6680万美元,导致A123的股票今年以来下降了71%,每股一度跌至47美分。召回只是压垮A123的最后一根稻草,毛利率为负44%,这意味着做得越多亏得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