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访谈

张兆钧:谈汽贸集团的庞氏骗局

发布日期:2012-09-10 来源:盖世汽车网 浏览次数:3992
张兆钧:谈汽贸集团的庞氏骗局
 核心提示:张兆钧曾任台湾中华汽车信息部经理、埃森哲台北办公室高级咨询经理、IBM大中华区汽车营销售后方案团队负责人、德国电信(T-System)咨询总监,目前拥有一个小型的独立顾问团队,主要专长是产业分析,战略规划,组织及流程再造,客户关系管理及信息化方案设计。曾服务过上汽通用、北京现代、一汽大众、福田汽车等国内知名车厂。现今主要业务为帮助国内汽贸集团进行集团管控及优化,高管培训。
 
      最近汽车行业日子过得不好,从品牌公司到经销商,没有几家过得舒心,都有着巨大压力。
      这一次的行业危机,在行业务新闻中,我们看到很多关心车厂的建议,也有不少人在给门店出谋划策。但我们很少看到对行业中的另一个关键角色——汽贸集团的媒体看法。
      车厂的人无法谈,因为汽贸集团又不只卖你一个品牌,任何一家车厂都没有立场指手画脚。
      媒体的人很难关心,因为汽贸集团多属地方性企业,又没有做品牌的意识和需要,没有什么商务新闻价值,且低调成性,常在人们视野外。
      但真正了解行业的人都会承认,汽贸集团的重要性已经到了无法忽视且还在加重的地步。好的网点都在汽贸集团手上,好的人才也在它们手上,要开新店,集团才有能力。现在的环境,再也不是以前那样,有钱有地就能申请4S店了,你要有管理团队,不是集团,你很难凑齐到符合车厂要求。这些非台面上的潜规则,极大地制约了个体户的出现,甚至可以说,不可能有非集团的经销商经营者会出线。
      从全球的行业发展路线来看,中国汽车行业的这个现象,绝对是一种进步,表明了未来汽车行业的重心,将会逐渐的从车厂手中,转移到了更前线的经销商集团。甚至,更进一步地转移到消费者的手中,因为汽贸集团,更贴近消费者。
      这种转变,是有利于国家汽车发展的,也更容易使中国系汽车出现,产生更有文化特色的自主品牌和特色产品。
      看起来很美好,但前题是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是良性的,而且是正当经营的。
      很可惜,笔者看不到这个良性循环。
      关键原因是目前国内的汽贸集团,发展模式并不健康,甚至可以说是属恶性的发展。
      导致这个现象的主因,就在于只有极少数的汽贸集团,是专心于本业,以本业经营为核心能力,或者,获利来源的。大多数的汽贸集团,只能说是权力和资本密集所产生出来的变异体,而不是因为良性竞争,本业发展优秀,合并成长后的专业运营组织。
      现在的汽贸集团,有以下的几个特色:
      1. 集团管理和控制能力普遍不足,只能说是资金和人脉资源的集中运用核心,而不是统筹运营中心。
      2. 主要资金来源,多源于银行放贷或是其它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本业获利比例极低,甚至是赔钱在经营。
      3. 地方人脉关联性极重,很难或很少能够做到大区域发展,几乎可以说一个区域就一个主力集团,跨出去千难万难。
      4. 人才极度缺乏,集团的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稀缺,对关系人力资源极重视,对真正的管理资源相对轻视或不重视。
      5. 派系林立,有的因为品牌形成派系,有的因为地方人脉体系形成派系,有的因为投资者而形成派系,决策令出多门,极难落实在全集团。
      这些状况的出现,使得本应该发挥集成运营力量的汽贸集团,变成了集团筹资中心,或是派系角斗场,旗下的经销商则仍由原来品牌的车厂来指挥主导,所谓集团其实只是资金关系体系,而不是真正的汽贸运作集团。
      这源于以下的几个原因:
  1    2    3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