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2013中国车市大猜想 行业发展将何去何从

发布日期:2013-01-21 来源:《南方都市报》 浏览次数:10010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2013中国车市大猜想 行业发展将何去何从
      2012年大局已定,无论成绩如何,这一年的努力和付出到了盖棺定论的时候。对于各大车企来说,2013年已在眼前,他们将有了新的机会去挑战。不过,每家车企的表现,又不可能脱离整体车市走势。综合各方观点,2013年车市增长预计在5%到10%之间,政府是否出台新的汽车调控政策,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车市走势。

    中汽协预计增长7%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表示,汽车的刚性需求依然是强劲的,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汽车消费迅速扩张的阶段,一线城市汽车刚性需求依然存在,而广大的二三线城市和乡村还存在着巨大的刚性需求。“虽然我们的民营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一亿辆,但是中国人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仍然是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师建华表示。

    但师建华同时指出,“今年影响汽车市场的还会有几个方面的不利因素:环境、交通、能源等问题会制约汽车工业发展。面对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一些城市管理者用简单的、临时的、限制的办法来代替科学的、长期的、疏导的办法,仅仅采取限购、限牌、限行等简单化的管理措施会抑制汽车消费的需求,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将对汽车出口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预测,结合对国内主要汽车企业调研的结果,预计2013年全年销量为2065万辆,其中国内销售1935万辆,出口销售130万辆,增长率约为7%。

    车企:合资谨慎自主激进

    汽车企业方面,目前整体上合资企业较为谨慎,而自主品牌则较为乐观。如上海通用预期2013年的销售目标为145万辆,同比增长约5%;上海大众预期目标为142万辆,同比增长约8%;一汽大众则多一些,预期目标为150万辆,同比增长约12%。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占据着2012年度国内汽车产销排行榜三甲,它们制定相对较保守的目标,除了显示出对2013年中国车市的看法之外,其基数巨大也是被考虑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2013年目标普遍较为激进。如长安汽车计划销售80万辆,增长约30%;海马汽车销量至少增长50%以上,约23万辆;华泰汽车销量挑战10万辆,增长约100%。东风风神2012年销量突破6万辆,今年则要挑战10万辆目标,计划增长67%。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在车市整体进入微增长时代,以及合资品牌市场下探力度加大的背景下,要完成其目标,难度实际上是非常大的。

    猜想12013,中国汽车或无缘第一

    1月14日底特律车展开幕,疲软了近4年的美国车市,释放出极强的复苏信号。2013年,轮流坐庄的全球车市,会否重新迎来美国车市的回归?

    虽然2012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900万辆,连续四年超越美国,位居全球第一,但是仅以销量增速来看,美国正在从低谷向上扬,而中国则呈现出由高峰回落至平稳的趋势。2012年,美国车市的汽车销量劲涨14%,而中国市场的汽车销量仅同比增长4.3%。

    2013年,中国或无缘第一宝座。近期国内大范围的重度灰霾,显示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各界矛头纷纷指向了汽车带来的尾气排放,继北京、贵阳、广州等城市相继限牌之后,2013年,不排除更多的城市跟进,中国车市遭遇调控的风险加大。更不用说,持续几年的高速增长,令基数过大,增长后劲也不足。

    对于中国车市而言,习惯于追求“老大”地位,但在内部变数不小、外部挑战强劲之下,要保持第一并非易事。坦率说,数量上的第一与否并不重要,“汽车大国”加速实现向“汽车强国”的蜕变,方是意义所在。(雷敏)

    猜想2车企合纵连横,合作大戏将频繁上演

    2013年初,北美车展上,广汽集团与克莱斯勒深化合作的新闻,传递了2013年车市的信号:车企之间合纵连横的范围将不断扩大,联盟合作成为潮流。

    过去10年,中国车市快速增长,掩盖了许多的问题,不少实力平平的车企得益于市场的强劲需求,不仅存活了下来,日子过得还不错。然而,随着中国车市回落至低速增长的常态之后,潮水退去,“裸泳者”们会一个一个地上岸。

    尤其是竞争加剧下,本土品牌的生存空间不断地被挤压,来自跨国车企的压力催生了本土企业由竞争走向联盟。此时,无论是强强联合,还是弱弱联合,都将成为存活、发展之道。当然,除了内部的结合,主动走出去与跨国车企联姻或是被动成为跨国车企选择结盟的对象,2013年,也都将有具体的案例出现。

    我们预测,2013年,在追求规模效应的汽车行业,“抱团取暖”的合作大戏将频繁上演。(雷敏)

    猜想3三包政策让经销商步履沉重

    2013年1月15日,备受关注的汽车三包规定终于出台。随着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从今年10月1日起,国内家用汽车用户将能享受到一系列新的三包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定指出,三包责任由销售者承担,销售者依照规定承担三包责任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其他经营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其他经营者追偿,但关于生产者与销售者责任界定,并无更多表述。

    在厂商关系中,经销商原本就处于弱势,由他们全权担负起“三包”责任,在实际案例中,如果厂家借此规避责任,“三包”执行力度或许将大打折扣。

    事实上,在处于车市“微增长”时代的2012年,销售利润降低、库存压力加大等因素,导致汽车经销商倍感压力,一旦无法理顺三包中经销商与厂家的关系,2013年经销商的步履或将更加沉重。

    猜想4车企“本土化”无往不利有点悬

    近年来,不论是华晨宝马、上海通用,还是东风日产,在中国市场取得漂亮业绩的车企都将立足于中国市场,从产品技术研发、生产等诸多方面实施“本土化”作为成功的秘诀。并且,“本土化”也被越来越多的车企当成了可以复制的成功经验。然而,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车企的“本土化”战略在2013年能否依旧保持锐利,同样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2012年标致品牌全球销量同比下滑了19.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标致品牌在中国的销量则同比增长了24%。随之带来的变化时,标致在中国加快了本土化的进程。“现在适合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的产品与技术,中方都可以引进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标致侧重于小型车的产品战略,这是否与东风标致一直谋求在中国市场打入更高级别车型,从而提升品牌以及溢价能力的本土化战略诉求产生矛盾,还是未知数。事实上,面临相似问题的不仅仅是标致。2012年,英菲尼迪宣布国产,全面推进中国本土化战略,然而,1月14日,雷诺-日产CEO卡洛斯·戈恩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却表示,未来日产在中国的投资将保持谨慎。
  1    2    »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