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将有良好前景

发布日期:2014-04-01 来源:中商情报网 浏览次数:1560
中国汽车配件网: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4亿辆,保有量的滚动增长促使汽车后市场的规模扩张,预计到201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7660亿元,到2020年该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此前,《中国汽车报》连续刊登了独家报道《国家或将立法打破汽车配件渠道垄断》及追踪报道,其中提到专家呼吁通过立法要求汽车厂商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禁止汽车厂商限制配件制造商向独立售后市场销售配件、禁止汽车制造商限制配件制造商在自己的产品上打上标识。同时,重新定义“副厂件”,将其称为质量相当件或售后配件。专家的呼吁受到诸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关注,不少汽配企业负责人电话询问更多细节。“有这好事!你们媒体能不能多宣传一些,推动立法尽快确立并实施?”3月19日,某大型汽车零部件销售公司张总致电记者时如是说,他正出差去整车厂维护关系。如同张总一样期待这些措施尽快立法的零部件企业不在少数。
  
  ■“限售”协议害处多
  
  随着我国汽车销量增幅逐渐放缓,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有能力为汽配市场提供更多质高价美的配件,然而,整车厂的限制使汽车零部件企业有力难为。
  
  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整车厂限制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销售汽车零部件产品,只能通过整车厂的销售渠道做OEM并配合主机厂进入4S店及指定维修服务站。这在双方供货协议里是明文标定的。
  
  这种限制给行业带来了很大影响。“不要限制零部件企业自主销售产品,并推进维修信息公开,市场就不会这么乱,垄断也不会这么厉害!”一位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整车企业的限制阻碍了更好的产品流向市场。“如果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自主供货,我们可以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价格远远低于4S店价格,并将略高于给主机厂配套价格。这无论对消费者还是汽配企业来讲,都是好消息。”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钱总认为。
  
  钱总介绍,他有一辆宝马汽车,去4S店换一台压缩机需要4000多元,过了保修期,去维修店换,才需要几百元。他说:“我做这一行业,知道大部分维修店产品质量完全过关。”
  
  与钱总有同样经历的还有另外一家零部件企业销售部的邱总,他的赛欧汽车需要换制动部件,去4S店换需要几百元。虽然企业生产制动产品但却无该型 号,邱总请他所在公司的销售人员找同行购买该产品,结果销售人员也购买不到。最后,只好去修理厂花几十元换了一个。“整车厂对零部件渠道管控如此严格,这对消费者太不利了,真希望这一政策尽快出台。”邱总感叹。
  
  ■有知识产权也被“限售”
  
  整车厂不得限制零部件企业自主销售汽配产品涉及到了知识产权问题。有企业认为,在给OEM供货中,一些整车企业拿着图纸找零部件企业供货,汽车厂商拥有汽配件的知识产权,任由汽配企业销售不合适。
  
  一家车桥企业负责人说:“我们的产品是由整车厂提供图纸,如果放开,我们非常乐意,但整车厂一定不会同意。即便销往售后的产品不打上该主机厂商标,细究起来依然是他们的知识产权产品。”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策研究室主任黄永和等专家提议,这种情况下,可以由主机厂与零部件企业协商以一定比例共享利润,或者由零部件企业拿出一部分费用给整车厂,以充当知识产权购买费用。
  
  然而,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则对限制销售条款提出严重质疑。“整车厂为何不允许汽配企业自主销售产品?”对此邱总一直不服,“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整车企业一直没有给我们提供过技术支持,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就该由我们自己决定把配件卖给谁。”
  
  邱总认为,知识产权决定汽配产品支配权。在这种情况下,整车厂不但不能限制零部件企业自主销售产品的权利,也不能从企业手中平分利润或索取专利费用。毕竟,配套过程中,整车厂仅仅为零部件企业提出产品标准和要求,这些与知识产权无关。“整车厂就是强势,欺压汽配企业。”邱总说。“个别企业还限制供应商在产品上标注企业标识,一些让供应商在产品上打上主机厂标识或者在零部件产品上标注字母代替标识。”提起这一点,张总非常不满。他认为这其实抹杀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他说:“消费者没有知情权,在维修中为了踏实,只能选择去价格昂贵的4S店,然而,即便去4S店,他们也不知道用的究竟是哪家零部件企业的哪款产品。同时,对于零部件企业来说,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当然有权利打上自己的标识,让消费者、让市场知道自己的品牌。”
  
  ■“限售”只为利益
  
  汽车厂商不再限制配件制造商向独立售后市场销售配件,允许质量相当件大肆进入售后汽配市场,是否会让汽配市场更为混乱?
  
  零部件企业可不这么认为。一家生产制动器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整车厂渠道限制控制出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市场秩序或者产品质量。”他介 绍,整车厂限制OEM供应商向后市场供货,4S店垄断之下价格非常高,市场对价廉产品有需求,才让一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有乘可机。如果整车企业放开对OEM供应商的限制,整个售后配件市场产品质量及混乱状况将大为改善。
  
  一位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副厂件”,其实很多是给主机厂配套的OEM企业生产的。因为整车企业有限制,零部件企业无奈之下只能以“副厂件”的名义销售产品。近几年,整车制造商联合工商部门进行打假,其实是“打鬼打到真李逵”。
  
  一位汽车零部件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企业已经准备好了质高价廉的产品,只要国家立法打破整车厂对零部件企业的限售令,建立更完善的汽车后市场制度,这批产品立即就可以为消费者服务了。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