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养、换件、洗车等汽车上门服务现在越来越风行,不仅日益受车主青睐,还从不少投资人处得到大把真金白银的投资,俨然有与传统服务商分庭抗礼之势。为深入了解这一蓬勃发展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商群体,中国汽车报经销商与后市场专刊编辑部的编辑和记者亲身体验了易快修、车极客、卡拉丁等汽车上门服务商的保养和洗车服务,在感受了上门服务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发现一些尚待改进的细节。现场体验之后,参与这一调查的编辑和记者还采访了行业专家、传统服务商等,力图从更全面的视角把脉如火如荼的汽车上门服务行业。
记者用车时间不长,一年半左右,维修、保养、洗车多是去4S店解决,这次是首次体验了下时下流行的汽车上门服务。正所谓,不试不知道,一试忘不掉。综合本专刊此次体验,我们认为,汽车上门服务虽然有些细节还有待改善,但绝对值得你去尝试,因为上门服务拥有不少4S店或其他实体维修、保养、洗车店不具备的优势,代表了未来汽车服务的趋势。
可以说,汽车上门服务与传统服务给用户体验的差别是,前者只要在手机上敲击几下屏幕或在电脑上轻点几下鼠标,服务人员就能在用户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提供指定服务;而后者需要用户自己开车前往固定的地点接受服务,而且为了减少等待时间,还需提前预约。很明显,上门服务对用户来说,省时又省力、省事又省心。
记者是个不太爱洗车的人。据盐城市吉田汽车副总经理王伟给出的数据,中国车主平均每月洗车2.3次,记者每月只洗1.5次,低于平均数。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不爱干净,相反,在日常生活中,记者比一般人更爱干净,之所以洗车偏少,一方面是因为记者总觉得洗车基本是无效劳动,洗一个明天就会脏的东西意义不大;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居住在城市周边地区的人而言洗车并非方便。据王伟统计,北京只有3000家洗车店,要洗600万辆车的确有点吃力。记者一般只在加油或去4S店的时候才会洗一下,基本不会只为洗车特意开车跑一趟。
平心而论,一个月洗2.3次车还是很少,记者有一个韩国归来的朋友,在韩国几乎天天洗车,可能对车有洁癖吧。但中国车主洗车频率偏少也是事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洗车不方便、不省心。“上门洗车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时又省力。”易快修上门洗车服务队的队长说。他的话有几分道理。记者事先通过手机APP,预约了3月30日下午1点在工作单位楼下洗车,洗车服务队1点10分赶到便开始了洗车服务。洗完车之后,记者又可以继续工作。
若是开车前往洗车店或4S店洗车,在北京这种又大又堵的城市可能会消耗记者半天甚至更长的宝贵时间;如果是做保养,消耗一天时间还是好的,有时候因为没有预约遇上前面有排队的,可能还得留下车改天再取,那样就耽误了更长的时间。
专业经营上门维修、保养和充电业务的北京环悦科技公司董事长王宝学表示,汽车上门服务为广大车主省下了往返4S店所需的燃油费用、高速公路过路费等,节省了车主的宝贵时间,还消除了车主因维修保养驾车往返途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算是一种环保之举。
此次编辑体验的几次上门保养、洗车总体感觉都不错。服务团队到达时间基本准时,服务态度良好,服务流程规划得也比较科学。
就拿记者体验的易快修上门洗车来说,那可比去洗车店洗车复杂多了。去洗车店就是车开进去,用水枪喷一遍,再用泡沫喷一遍,然后再用水枪喷一遍,最后用干拖把擦干了事,用时不会超过10分钟。
上门洗车先用水弄潮车身,再用干布手工擦一遍,然后再用潮布擦一遍,接着擦上一层蜡,擦完后再用潮布擦一遍,车身就显得明亮俊朗了。但到这一步还远远没完,只见服务人员将车门打开,用带泡沫的布将车门凹陷的内圈仔细擦拭了几遍,接着又将前挡风玻璃和机舱盖交汇处的凹槽冲洗并擦拭了一遍,然后又打开机舱盖,将机舱内圈清洗了一遍。最后一个环节是用水冲洗了一遍轮毂,再喷上泡沫,等冲洗掉泡沫后整个洗车服务才告结束。整个过程耗时大约一个半小时。当然,花的银子也比洗车店多不少,洗车店一般只要15元,这次上门洗车则花了99元。
价格贵作为一大劣势,可能会影响上门洗车业的未来发展,不过并不是所有上门服务都比传统服务贵。事实上,可能正好相反,综合几次体验的情况来看,上门服务价格一般比去4S 店低,有的低30%以上。特别是上门保养服务与4S店价差很大,对车主来说很划算,但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丝毫不低于4S店,除四轮定位等个别项目非去4S店不可外。
本次上门服务调查涉及的几次体验都反映出上门服务行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工具还有较大改进的空间。上门服务工具其实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上门服务用车,二是车载的服务工具。两者存在联系。服务车空间越大,布局越合理,装载的工具就越多、越专业化、多样化,适应不同场地、不同车辆的不同类型服务需求的能力越强。但总体来看,上门服务车的现状还不太乐观,一方面车辆普遍较小,多采用轻客甚至MPV,除去成员外,只有一个后备厢可装载工具,严重限制了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上门服务车不够专业,没有出现专为上门服务而改装的服务车。
但记者前往北京环悦科技公司采访时发现,该公司已经配备了数辆专用上门服务车。据记者观察,其底盘和车身均由大金龙制造;内部设备有维修服务所需的一切工具、配件,并随车搭载充电站,除此之外,还设有卧铺、厨房等维修服务人员所需的生活保障设施。“我们实际上把汽修店和充电站都‘搬’到了服务车上。”大金龙销售公司专用车市场部经理陈佐森笑道。
记者认为,这种装载工具多、专业化程度高的上门服务专用车代表着汽车上门服务行业将来用车的方向。王宝学表示,这种车的学名叫作“移动式维修服务及充电站”,该车的问世给汽车售后服务业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模式,改革了传统汽车维修保养方式,即一站等待万家上门,而移动式维修服务及充电站是一站服务上门到万家,并且是365天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多功能、移动式作业服务。该车采用智能化维护保养设备进行自动化作业,与此同时,移动式维修服务及充电站还向小型纯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在固定式充电桩无法快速普及的情况下,大大缓解了纯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据了解,北京环悦将于今年4月装备10辆样车,并进行碰撞试验,下半年投入市场试运营,培育维修服务团队。
囿于车辆空间,几次体验中,服务团队带来的保养、洗车工具有的还比较先进,有的就很原始了。工具中普遍出现了桶装水、普通的抹布等,这些工具与4S店相比,就差了一个档次。因此,要提高汽车上门服务水平,还须改进上门服务用车、车载工具等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