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注册
第8届西湖峰会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访谈

陈镇发:来自台湾的“武汉人”

发布日期:2011-07-04 来源:长江日报 浏览次数:4148
中国汽车配件社区网讯:武汉渐成中西部汽车零部件集散中心,也吸引了来自台商的关注。

  记者:万兴在武汉的6家工厂,除了1家是自己独资外,其他都是合资,这是为什么?

  陈镇发:独资的这家,是我们最早在武汉建立的生产基地,合资的5家工厂,分别是和法国、加拿大、日本企业合作。说心里话,合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必须这么做。

  记者:您能具体说说原因吗?

  陈镇发: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几十年,其实是在拿市场换技术,合资的汽车厂多,这些合资公司的外方,一般都要求零部件是其在海外多年配套的“老伙伴”,强调原厂设计,这种技术壁垒使得民族汽车零部件很难进入合资车厂的供应链。所以要想发展,就必须和他们合资才能拿到生产资质。

  记者:如果搭不上与外资合作的“列车”,万兴这几年会怎么样?

  陈镇发:这么说吧,当初同到武汉投资的台资零部件,坚守自己独做的,大部分都死去了。我们不合资,也早就没活路了。

  记者:这样的状况会有改变么?

  陈镇发:当然,这样的情况会慢慢改变。“十二五”国家强调要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就是为了掌握主动权。经过多年的合资,我们学习到了很多,到了能独立供应的时候了。现在,我们为东风自主品牌轿车供货,双方合作得很好。

  台湾老板是不是很“抠门”

  记者:很多人都说,台湾工厂很“血汗”,台湾老板很抠门,是这样吗?

  陈镇发:这个很难讲,我认为钱要花在刀口上。该花的钱一毛钱也不能少,不该花的就不能花。

  记者:为什么社会对台湾投资者形成这种印象呢?

  陈镇发:我想这跟台湾的环境有关系。台湾资源稀缺,加工行业就必须进行成本控制,但这种“抠”也仅仅是对成本的控制。这也是台资企业的管理特色吧。

  台湾受日本的影响很大,因为日本也是资源极缺,在学习日本管理模式的地方中,台湾应该是学得最好的。成本观念非常重要,不然没办法和别人竞争。

  记者:您也是这样的吧?

  陈镇发:是的。我一直强调没有成本观念就不要来当我的主管,并且每一年都要要求主管们提出降低成本的方案。

  记者:这么“苛刻”,职工对您怎么看?

  陈镇发:99%的员工都说我很好,呵呵,我和他们每天都在一起。这点我很有信心。

  记者:您有什么办法能让员工都满意呢?

  陈镇发:我每天去车间三四次,平时也都会关心一下他们,还参加员工的各项活动,只要没有出差,员工婚礼我是一定参加的。这是一个长期经营的过程。

  记者:万兴的员工待遇怎么样?

  陈镇发:我们按照国家要求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这从一建厂就开始,在国内算是非常早的。

  我的家就在武汉

  记者:您到武汉16年了,现在家在武汉吗?

  陈镇发:对,就在工厂办公楼的3楼,有时太太会过来陪我住一段时间。

  记者:在武汉的工作忙吗?


  陈镇发:现在武汉的6家工厂,我是三家的董事长,两家的董事,一家的总经理,还身兼外地多家工厂的董事职务,天天忙得团团转。半个月的时间在各工厂处理事务,半个月就在“天上飞”,开集团的各种会议。

  记者:在武汉投资的台商很多,平时有空的时候会和他们交流聚会吗?

  陈镇发:在武汉投资的台资服务业多,制造业有限。我算是专业经理人,集团认为业绩比较好,就让我留下来了。在武汉呆了16年,我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

  记者:在新的形势下,您觉得台商对武汉的投资会有什么变化么?

  陈镇发:现在在湖北省的台资企业有三千多家,以前都是比较小型的企业,而现在很多大企业也都进来了,这是看好武汉投资环境的结果。

 «    1    2  
 
[ 资讯搜索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创始人致辞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聚汽申明 |加入我们 |荣誉资质 |发展历程 | 网站留言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客服电话:0571-81020910 邮箱:info@b2bautoparts.cn 节假日休息:15658103160

Copyright© 2010-2017 Hangzhou Juqi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聚汽网_聚汽观察_汽车后市场 版权 所有 浙ICP备11022915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28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