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提升,带动汽车产业平稳发展
在专项行动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以企业质量档案为依托,深入了解企业的优势和困难,力所能及地帮扶企业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增强企业质量诚信意识,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以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基础,建立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加强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并支持产业集群区域和重点企业开展质量诚信承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质量诚信,以质取胜”的良好氛围。
针对具备汽车生产资质、各项手续齐全的生产企业的不规范行为,质监、工商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工作专班,驻点指导整改,定期组织回访。组织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强化生产过程监管和产品质量控制,不断规范企业生产和销售行为。实行企业联系点制度,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引导改进不规范生产行为,督促加强质量管理。
通过整治,全市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上了一个档次,市场环境得到了净化。2010年定期监督抽查1127批次产品,合格率97.3%;完成各类检验任务6500个批次,定期监督产品完成率85%。2011年上半年,抽查81家企业生产的124个批次的汽车及汽车配件产品,合格124批次,抽样合格率为100%。截至2011年6月底,全市已建立和完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档案494家。
科技创新,培育汽车产业知名品牌企业
依托汽车产业基础,着力培育一批新增投资过亿元、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地方企业,通过内部结构优化,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市里筛选出50家工厂,错位发展低速货车、微型车等车型,培养整车制造企业。2007年“双亿工程”企业完成产值184.9亿元,地方汽车产业与东风十堰基地规模并驾齐驱。十堰工业经济经过追赶,开始超过全省平均增速。
以东风、三环专汽等品牌企业为依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入驻工业园区,抱团发展,规范经营,提升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能力,壮大本土品牌,抢占市场份额,更好地塑造“十堰制造”的形象。筹划建立国家汽车零部件质检中心,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质量水平高的汽车品牌企业集群。全市唯一的一个中国名牌产生于汽车行业,51个有效期内的湖北名牌,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有13个,占总数的25%。
建设区域性的“技术创新体系”。1所高等汽车学院、27个汽车研发中心,为160多家汽车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已经形成1200个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品牌。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堰市将继续以“提能力、抓质量,强措施、保安全,增本领、促发展,夯基础、强质检”为工作主线,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打防结合,规范发展”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来规范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支柱产业,促使其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