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重卡行业的萧条,行业人士和大多数企业也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是如何应对这场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的萧条呢?业内讨论的人不多。
战略收缩而不是扩张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即使日子很不好过,国内重卡企业似乎一点也没有慢下自己投资和扩张的脚步,继续进行扩张的企业占了多数。仔细看下最近企业发布的新闻,上新项目的、建新基地的、开生产线、战略收购的新闻(甚至还有重卡新军杀入)随处可见。但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看到过一家重卡企业以裁员或砍掉项目来获得现金流,增加过冬棉袄的厚度——要知道,真正萧条来临,必须“现金为王”。
应该说,我国的重卡企业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快速成长起来的,如一汽解放、东风汽车等是几十年的老国企,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下才发展壮大的。这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快速发展向上,中国的重卡企业(广义的说,中国企业)从来就没有经历过一次像样的萧条期;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本来可以给大家上一堂课,但由于国家的“4万亿”投资,让企业不但轻松度过了危机,还在2009年和2010年创造了历史。试问,在如此背景下,哪一家重卡企业有危机感?
再者,我国的大型重卡企业基本都是国有企业,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者心理都有一个潜意识,出了经营问题有政府兜底,有国有银行兜底,而自己要做的,便是在任上“大干快上”,创造辉煌的业绩,战略收缩,从不在他们的字典里面出现。
记者与行业人士、或者非行业人士的普通朋友交流时,大家都有一个很吓人的共同观点,那就是“中国永远不会发生经济危机”“中国不可能出现大萧条”,他们把没有经历过和不会发生等同起来。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可怕了,因为道理很简单,在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不大可能在世界经济危机浪潮下独善其身。最关键的是,2008年就是一次经济危机,只是被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掩盖,或者延后了,现在才露出狰狞的面目。
因此,重卡企业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战略收缩”这个词汇呢?
关注风险而非盈利
其实,关注风险而非盈利,并不是一个企业在遇到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才采取的策略,而是一个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考虑的。中国有句古话,叫“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败,才有可能长久的胜利,只有不败,才不会出现99次的成功被1次失败所击倒。